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世界经典管理败鉴48例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丛书名: 世界经典管理丛书 平装: 280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4731678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世界经典管理败鉴48例》讲述了:世界一流企业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共有的财富,世界一流企业失败的教训也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相对于成功的经历而言,失败的经历要丰富得多;相对于我们国内企业所感受到的成功的经验来说,目前,我们所感受的失败的教训简直少得可怜。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流企业失败的原因,吸取一流企业失败的教训,在失败中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

编辑推荐

《世界经典管理败鉴48例》是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案例1 雷曼兄弟破产:被贪婪拖垮的金融巨人

案例2 安然事件:“财务游戏”的失败

案例3 安达信冲击波:诚信缺失的代价

案例4 “大宇”神话破灭:盲目扩张的悲剧

案例5 爱立信的败退:故步自封的教训

案例6 八佰伴公司破产:经营战略的失败

案例7 铱星的陨落:技术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案例8 迈朗公司破产:战略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案例9 泰科危机:企业规模迅速膨胀的苦果

案例10 瑞士航空的倒闭:盲目扩张的代价

案例11 凯马特“零售王国”覆灭:经营策略的失误

案例12 网景神话的破灭:危机意识的不足

案例13 美厨集团破产:经营不菩导致昙花一现

案例14 朗讯公司的跌倒:反应迟钝必然付出代价

案例15 电信巨人AT&T的分裂:失败的“一站购齐”服务

案例16 百富勤倒闭:公司治理结构之殇

案例17 松下公司的首次亏损:创新至关重要

案例18 波音公司总裁颓然“下岗”:孤傲的偏见

案例19 美国LTCM公司的兴衰:市场上没有百战百胜的法宝

案例20 山-证券破产:风险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

案例21 苹果电脑公司的低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案例22 泛美航空公司的陨落:对市场环境的忽视

案例23 阿迪达斯领跑地位丧失:警惕性放松的后果

案例24 瑞菱的悲剧:贸然购并不可取

案例25 奥斯伯乐公司的昙花一现:要重视产品生命周期

案例26 王安电脑公司的败落:不思进取必然被淘汰

案例27 迪斯尼巴黎遇挫:本土文化决不能忽视

案例28 雷利自行车公司的衰落:反应速度决定企业生死

案例29 博帕尔惨案:重视企业安全管理

案例30 巴林银行的倒闭:内部监管不能松懈

案例31 科拉普-赛森并购案的夭折:制度和文化的阻力

案例32 SGI公司的衰落:抓住机遇,及时转型

案例33 顺玛银行的破产:用人不慎,满盘皆输

案例34 瑞士钟表王国的没落:昔日的辉煌成阻力

案例35 世界橄榄球联盟淘汰出局:市场新人的夭折

案例36 遭遇抵制的雀巢婴儿食品:要重视公众的合法要求

案例37 库尔斯公司危机:忽视市场营销的代价

案例38 STP有限公司的衰落:虚假广告的后果

案例39 福特公司的Easel计划:市场调研的失败

案例40 杜邦公司遭遇“滑铁卢”:错误的市场定位

案例41 阿安皮公司的巨亏:恶性竞争不可取

案例42 吉尼罗食品公司的失败:经营管理的失误

案例43 彭尼公司丧失零售霸主地位:缺乏创新精神

案例44 伯伊斯公司痛尝苦果:迅速扩张与失信经营

案例45 吉列公司不堪回首的往事:要保持对新产品的敏感

案例46 柯维特连锁折扣商店的衰败:扩张要适度

案例47 吉尔伯特公司的破产:玩具要不断出新

案例48 沃德公司的零增长政策:决策失误,连丢城池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失败者的书,但我们却想把它奉献给对执著追求成功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不经历失败的。这些失败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给人们以另外视角的启示。

很多时候,失败比成功获取的经验和教训更为深刻。做企业更是如此。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正确的东西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慧,错误的东西会使人变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多,而且更为深刻。对于追求企业成功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为从书中你可以学到很多深刻的东西,避免以后少走弯路,少跌跟头。

世界一流企业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共有的财富,世界一流企业失败的教训也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相对于成功的经历而言,失败的经历要丰富得多;相对于我们国内企业所感受到的成功的经验来说,目前,我们所感受的失败的教训简直少得可怜。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流企业失败的原因,吸取一流企业失败的教训,在失败中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

后记

历时近半年的编写改写工作,本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管理界和企业界朋友对著名企业失败原因的深入探讨和精彩论述,更得到了企业各界朋友的帮助和启发,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只能对他们表示深深谢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国物资出版社的王云龙编辑付出了许多辛勤工作,使得本书更加完善。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王金花、赵河俊、李军、申生刚、王金枝、赵文华、王佳、王玉如、高秀英、路晓洁、李宇林、张立志、侯慧娴、韩阿庆、卢广文、梁海、陈兵礼、崔铉福、高秀英、崔金明、黄姬英、李敏、崔光明、胡家、罗飞、张晓荣、王建玲、冯婷、崔日明、申娟、胡飞、李青霞、陈忠杰、赵莲花等,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深表谢意!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所限,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希望读者朋友能不吝赐教!

文摘

作为一家经历过无数次严峻考验、创下百年辉煌的公司,雷曼为什么会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成为牺牲者?

从微观上讲,这与雷曼总裁富尔德的冒险策略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追求高利润,富尔德让雷曼以高杠杆与对手们竞争,从而一直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他彻底摒弃了早年坚持的不以公司资本进行投资的原则。而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开来,整个华尔街为了获得资金到海外融资时,雷曼却几度拖延筹资计划,因为富尔德对从市场筹集资金充满自信,却对最坏的情况缺乏足够准备。市场好的时候当然不缺稳定的资金来源。一旦市场不好了,所有的资金大门便可能都会关上。

仅2004年以来,雷曼兄弟在地产领域的投资不计其数,而这些激进的投资逐渐成为雷曼财务上的沉重负担。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雷曼几乎已经成为美国房地产泡沫中投资最多的公司之一。然而,次贷危机已经使得美国地产的价格严重缩水,当房价下滑、违约率飞涨,雷曼以高杠杆购买的资产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变得不再值钱。这正是它遇到的偿债危机。

在次贷危机中,华尔街纷纷自救,然而雷曼的举动要比其他银行慢了许多。美国房地产已经大幅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在申请破产保护的前一个星期,雷曼兄弟仍计划将房地产资产剥离成一家独立的公司,而非彻底将其出售。终于,等到危机降临到头上时,雷曼已经回天无力。

从宏观上讲,雷曼的破产也折射出华尔街的激进与冒险。华尔街的精英们利用美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和“唯一超级大国”的势力,大力推动所谓“金融创新”,创造了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他们给本无还款能力的人提供了次级住房贷款,又聪明地将之证券化,打包卖给追求利差的同行。到了后来,这些金融精英们的举动就像是“抢钱行动”。他们想尽花招弄出许多产品,常常是连专业人士对着说明书也看不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