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国公 |
释义 | 曹国公是公爵位,一般指明代开国功臣李贞、李文忠父子。明太祖朱元璋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李文忠为曹国公,洪武三年(1370年)李贞由恩亲侯进爵曹国公,父子同爵。后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袭父爵封曹国公。至永乐二年(1404年)被明成祖朱棣削去爵位,从此断了世袭。 曹国公李贞李贞(1303年-1378年)江苏盱眙人,早年娶朱元璋的二姐(后追封曹国长公主)为妻,1339年生子保儿(大都督、岐阳王李文忠)。1351年,曹国长公主去世。之后,李贞携带李文忠四处流离、躲避战火,1353年投奔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李贞被封为“恩亲侯、驸马都尉”,1370年加封为“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1378年去世,追封为“陇西王”、谥“恭献”,并追赠李贞的祖父、父亲为王爵。 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称帝后,在所有亲戚中,对李贞一家最格外照顾。朱元璋不仅让李贞 “敕免常朝,赞拜不名”,还特许他穿五爪金龙的龙袍。李贞年纪大了以后,朱元璋为了方便每天都能看到李贞,就把皇城内城的一套房子赐给了他。朱元璋不仅自己经常去李贞家,皇太子、诸王也经常去李贞家。李贞自己都说“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揆今食禄之家未有过于臣者”。 李贞对骤然而来的富贵,常不自安。他说:“一旦富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平时他穿衣服仅求适体,不求华丽,所食饭菜唯取适口,不求奢侈。朱元璋常常送给他衣服,但他穿坏了的一定要缝补好再穿。他还经常向子孙恳切地叙说那些他还是一个普通农民时的情况。在朱元璋的亲属中,李贞年最长,他认为应该给子孙们做个榜样。他说:“今上方以勤俭化天下,吾为戚里之长,苟为奢靡,何以劝率家人!” 李贞是朱元璋称帝后唯一一个活着的同辈亲人。李贞病危的时候,朱元璋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李贞的家里,握住李贞的手说:“还认识我吗?”,李贞仰着面对着朱元璋哭,朱元璋也不禁哭泣。朱元璋回宫后,派去询问李贞病情的使臣络绎不绝。李贞去世后,朱元璋为李贞“辍朝三日”,并“车驾临奠”。李贞出殡那天,朱元璋又去了李贞的家里,望着李贞出殡的队伍哭。 附:《明太祖实录》中关于李贞的文章: 庚戌,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李贞薨。贞世居泗州盱眙县,后徒临淮之东乡,性孝友,敦约谦谨,尚皇姊长公主。元季,中原鼎沸,贞见里人有广其田宅,厚自封殖者,辄叹曰:“此何时也,乃欲为富家翁耶?”遂捐家资,椎牛豕,具酒食,会乡里约,守望相助。居无何,乱兵入境,时淮东犹为元守,贞因挈家避地淮东。久之,闻上在滁阳,乃携其幼子文忠西奔,出入乱兵中,草食露宿,几不能存活,日夜吁天,冀保完父子。逾一月,始达滁阳见上,时甲午冬十有二月也。上见之大喜,衣服供具之甚厚,贞父子自庆幸曰:“吾与汝脱离祸乱,得至于此,可谓再生矣。况又得所依恩幸之厚,其何以报?”文忠时年十六,沉毅有智勇,上甚爱之,曰:“吾甥犹吾子也。”教养之备至,命从征讨。岁戊戌,天兵下严、衢、婺、处诸郡,命文忠开阃于严州,以经略郡县之未附者,贞自金陵往就养。乙巳,张士诚遣其部将由乌石山犯严州及诸暨,经两月不解,严人大恐,贞心不自安,乃权掌军务,令文忠引兵击败之,六日而还,人赖以安。丙午,上大发兵,平两浙,命文忠以所部兵水陆并进,取杭州,贞复权掌军务,兵出桐庐,俘其守关之卒,送居严州,俘卒至严,见城中劲兵悉出,阴有叛志,贞觉之,因飨其众,至醉悉擒之,械送于京师,上甚喜。文忠兵所向,无弗下者,杭州平,留文忠镇守,贞复来就养。又明年为洪武元年,上即皇帝位,封贞为恩亲侯。初,贞将避兵淮东而皇姊薨,权厝里中。及是,上念之不已,追封为孝亲公主,敕有司其丧礼还葬于先陇。贞时在杭,上思见贞形于梦寐,时遣中使问起居。三年,上欲朝夕见贞,赐第于内城西遍,召贞就第,加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追封孝亲公主曹国长公主。贞年近七十,既就第,敕免常朝,赞拜不名。上幸其第,锡宴,皇太子暨诸王亦常往存问,贞局蹐不自安,但以手拊心曰:“恩义深重,言莫能报。”是时,北方既平,余众遁走沙漠。五年,上命将出师殄之,授文忠征虏左副将军以行,师出岭逾五月,捷音未至,上颇以为忧,召贞入便殿谕意。贞进曰:“天生圣人承中华之运,陛下洪福齐天,海内尽归职方,彼元氏区区余孽,假息沙漠,不足忧也。捷音行且至矣,愿勿劳圣虑。”未几,文忠果奏凯而还,车驾复幸贞第,锡宴欢甚,贞以表谢,并辞禄赐。表曰:“臣伏蒙圣恩,以孝亲公主之亲宠赐府第,自揆何能叨荣至此?臣生长田畴,服勤稼穑,惟知食力,何望显融?初年特蒙仁祖皇帝不以臣之庸愚,俾居子壻之列,久在侍下,抚教之恩,思之无穷,报之罔极。继而中原兵起,室家无存,独携幼子避难他方,寄迹于豺狼之区,奔走于荆棘之地,命危朝露,岂意生全。钦惟陛下兴师仗义,应天顺人,握乾符而兴帝业,奋神武而拯黔黎,四海归心,群雄率服。臣之父子幸遇圣明,脱涂泥于衽席,济垂绝而更生,收养掖庭,待以肺腑,臣之幼子文忠蒙然童穉,承再造之恩,扶树教育,俾成立,指授神筭,镇守边陲,未效纤毫,以禆圣治,是犹萤爝之光依于日月,蚊蚋之响附于雷霆,以致武功之成,亦预分封之例,禄食一品,位列上公,下至愚騃小孙景隆亦叨职于侍卫,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揆今食禄之家未有过于臣者,缅思往时之艰苦,岂思今日之荣华?尺寸丝毫,莫非帝力,陛下怜臣之老,赐以免朝,悯臣之愚,待以殊礼,屡蒙车驾之幸临,时沐皇储之眷顾,宠锡每颂于天府,爵禄复厚于子孙,恩意之隆,言辞莫罄。方今朝廷清明,法度具举,官不虚设,禄无幸食,臣每存知足之戒,恒切盈满之惧,臣之俸禄在所当辞。伏望圣聪俯察微忱,准臣所请,庶几情悃之获伸,稍逭素餐之深愧,臣自怜衰迈,补报无由,伏愿陛下寿同天地,宗社尊安,裕绵福祚之长,永乐太平之治。”盖贞以国家为念,子虽在侧,有晨昏之奉,不以为喜,或奉命征伐四方,久劳于外,亦不以为忧,其笃于忠诚如此。是年春三月,文忠扈从秦王、晋王之国,至六月还,仅五日,贞得疾忽不能言。上闻大惊,即幸其第问疾,上执贞手问曰:“还识朕否?”贞仰哭以对,上洒泣呜咽不能止。有顷,上还宫中,使相继问遗。至是薨,年七十有六。上震悼,辍视朝三日,车驾临奠,追封陇西王,谥恭献。十有二月庚申,葬于盱眙县灵迹乡斗光山之原,从长公主兆。发引之日,车驾复往,望哭于西城楼。长公主性至孝,未下嫁时事父母善承旨意,甚钟爱,既嫁,助贞治家,尤极勤俭,事舅姑恭顺,好修善行,平居鲜食荤肉,夜则礼北辰,日以为常,前贞二十八年薨,临薨之时,神识不乱,端坐而逝。贞继配陈氏,封淑德夫人,贞笃于孝敬太夫人,性严贞,微忤其意,辄加叱责。贞尝侍食,值太夫人怒投其食器于地,贞徐拾之,食如初,恭敬愈至。有弟四人,父既没,求分财异居,贞语之曰:“父没而母在,苟分财异居,老母得无不可于意乎?先人田庐俱候老母百岁后,随所欲取之,吾不较也。”诸弟皆愧服。及贵显,姻族有流遇外方者,必请于上而收之。尝言:“人之生世,贫贱富贵当不改所守,一旦富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平生衣取适体,食惟适口,上不时赐衣,弊必缉之,虽一带弊亦必藏以待用,或奉养太丰,辄不自安,召子孙集于前,恳恳言未遇时事以晓之,曰:“吾家素凉薄,叨沐上恩,以至于此,虽日日羙食盛馔,何患不继?然奢靡之事,吾性所不喜也,今上方以勤俭化天下,吾为戚里之长,苟为奢靡,何以劝率家人?汝曹念之。”其俭约盖本于所性云。 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1339年~1384年),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受封曹国公。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 李文忠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师事金华范祖乾、胡翰,通晓经义、能诗善歌,恂恂若儒者。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人。 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顺帝孙及后妃公主,缴获宋,元、玉玺、金宝、珊、锁圭等,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初三日随征虏大将军徐达远征漠北,攻克兴和,兵至察罕脑儿,五月,攻克应昌(今内蒙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生擒元帝之子买的-(里)-八剌。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下令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分三路北征,李文忠掌东路军,率师追至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南,哈腊湖西),洪武七年(1374年),率军攻克大宁、高州(今赤峰市东南部地区),斩故元宗壬朵朵失里等,至毡帽山斩鲁王,获其妃蒙哥秃,八月,率军至丰州,生擒元大臣12人。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与西平侯沐英进兵洮州(今甘肃临潭东),平定起事番民,兼领国子监事。李文忠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十七年病卒。他器量深沉,变化莫测,临战意气风发,遇大敌胆气益壮。为人忠直,尝命军中收养道上弃儿,所全活无算。又劝朱元璋少杀人,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洪武十七年(1384年)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次第三。赐葬钟山之阴。 曹国公李景隆李景隆(?--约1424年)小字九江,明太祖朱元璋姐孙、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父爵封曹国公,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重用。 燕王起兵反朝,擅长防守的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退守真定城,以残兵又坚守三日。朝廷撤换耿炳文,召炳文还京师。黄子澄建议由李景隆担任主帅,齐泰反对,皇上仍以李景隆接任,并增兵至五十万人。景隆乃纨绔子弟,不懂兵法,妄自尊大,除挑选先锋平保儿外,于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景隆率军进驻河间,令江阴侯吴高围攻水平(今河北卢龙),九月初五日,吴高不战而走,燕军连下水平、山海关,直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复大败李景隆军于郑村坝(今北京东),毙敌十万,李景隆退还德州。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约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合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李军又大败,燕师克德州。李景隆退守济南。九月,以盛庸代李景隆,景隆兵败还京,方孝孺骂他“坏陛下事者,此贼也。”众臣怒拳相向,要求就地正法,帝不忍加诛。 最初当朱棣知道李景隆的部署时,就说他有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师自瓜洲渡江,十三日,直逼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永乐二年(1404年),李景隆被副都御史陈瑛等告发“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景隆子)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上藉其家产,下李景隆於狱。后削爵。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约卒于永乐末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