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庭电厂 |
释义 | 上海赵春江家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自己发电并且与国家电网实现并网的家庭,赵春江花20多万元在自家建了个发电厂,然而,这个中国绿色家庭电厂的“孤本”却面临着无人收购的尴尬。 中国首家上海人赵春江花了20多万元在自家建了个发电厂,到2010年5月为止,这个“电厂”已经发电超过4000度,光照度良好的白天除了自给自足,大约还有1300度输送到国家电网。在太阳能无法施展能量的晚上,则用回国家电网的电。 但由于目前中国对于太阳能发电等“绿电”利用的政策配套尚不完善,这家“电厂”却面临着发多少电就要多交多少电费的尴尬,整个家庭上交的电费不减反增。 这个家庭太阳能“电厂”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赵春江。博士,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中国太阳能研究领域的权威。他是这个“电厂”的总设计师、总经理、维修工和抄表员,而一家老老小小7个人则都是这个“电厂”的用户。 运作赵春江在一大堆的数据中检索,“你看3月31日这天,我们可以看到早上6时30分记录的电量是0.00度,6时35分记录是0.005度,这就表示太阳能电子板开始运作了,他开始吸收阳光转化为电流。” “刚转化出来的电流是直流电,通过一个逆变器把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也就是我们家庭使用的220伏电压的电,这个时候电就通过电缆四处跑了,哪里需要用就去哪里,可能去冰箱的机会大一点,因为那个时候一般家里只有冰箱在用电。”赵春江尽量以最简单的语言向记者解释太阳能发电的运行过程。“很稳定,与国家电网供的电一模一样。” “你看,一路越发越多,一直到18时25分,10.38度,以后一直保持这个数字不变,这就表示停止运转了,因为天已经太暗了。3月31日发了12个小时,总共发了10.38度电。”赵春江说,“夏天,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去年最高的一天发了17.5度电。” 由于电是不能保存的,所以当自己家的“电厂”到晚上不再运转后,赵春江家的电器就直接转为使用上海电网供的电了。白天家里消化不了的电量,也直接上网输送到国家电网。 投资成本在楼顶,原来的平台沿着斜斜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阁楼,阁楼的顶部就是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每块大约一平方米,总共有22块。这21平方米的光伏电池板就是“家庭电厂”的心脏了。“这是日本三菱公司的设备,因为工作关系和他们联系比较多,大家比较熟,价格还是打了折扣的。目前国内的光伏发电设备质量也能达到这个水平。”赵春江介绍道。 这套设备当时拿的是优惠价12.2万元。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记录下需要获取的一些数据,又从国外进口了温度仪、辐射仪等实验器材,花了14万元。这样算下来,赵春江的这个“电厂”总投资达到26.2万元。 2006年12月,赵春江自己开始动手安装,“12月15日凌晨零时正式开始运行,并且送入电网。”他回忆道,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家庭安装的话,加上硬件成本和专业的工程公司进行安装,预计正式进入市场运行在每千瓦5.5万元。像他这样3千瓦功率的一套需要16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太阳能发电进入家庭必须要国家补助,日本和德国都是这样做的。” 发展在日本留学的8年时间里,正是日本光伏产业突飞猛进的时光。丰田、本田等公司纷纷推出了太阳能驱动的概念汽车,日本政府也启动补贴政策让太阳能发电进入家庭,这一切给赵春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政府会给安装的家庭一次性补贴70%,并设置两个电表,一个电表计算你用了电网多少电,是家庭交费的,一个电表则计算向外供了多少电,是政府强制电网收购的。 “德国虽然才起步,但目前几乎全世界生产的电子板都被德国人买走了,发展非常迅速。”赵春江介绍说,德国政府采取的不是一次性补贴,而是提高收购电价的方式。“只需要买套设备,然后什么都不用做,你就可以每天坐在家中赚钱,另一方面,还能给国家提供所需要的清洁能源。” “德国政府规定,德国电价是0.1欧元/度,而电力公司回购太阳能发电的价格是0.5欧元/度,差价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他说,到2004年,德国就已经安装了10万个太阳能屋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