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嘉峪龙 |
释义 | 简介嘉裕龙(学名Chiayusaurus)是嘉裕龙是一种大型的四足草食性蜥脚下目恐龙,属于大鼻龙类的一属恐龙,生存与晚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目前已有两个物种。嘉裕龙的学名是取自万里长城的嘉峪关。 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未分级) 大鼻龙类 Macronaria 属: 嘉裕龙属 Chiayusaurus 亚种湖泊嘉裕龙C. lacustrisBohlin, 1953, 亚洲嘉裕龙C. asianensisLee, Yang, and Park, 1997 现在1953年,步林(Birger Bohlin)根据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正模标本牙齿,命名为湖泊嘉裕龙(C. lacustris )。这颗牙齿发现于中国新疆的喀拉扎组,地质年代可能属于晚侏罗纪提通阶。这颗匙状的牙齿长27毫米,且与较年代较晚的亚洲龙相似。由于嘉裕龙只有这么少的化石材料,它经常都被忽略,或被认为是其他已知的恐龙。例如戴尔·罗素(Dale Russell)及赵喜进就发现它们与马门溪龙的牙齿无法分辨。 布林在1953年也描述了另一颗较大的牙齿,并发表为“嘉裕龙近似种”(aff. Chiayüsaurus),但他认为这牙齿有可能属于湖泊嘉裕龙。在1997年,在韩国有一个新的物种被发表,也是根据一颗牙齿(编号KPE 8001),而这颗牙齿完全与嘉裕龙近似种的牙齿相当一致。这个韩国新物种被命名为亚洲嘉裕龙(C. asianensis),牙齿化石发现于庆尚道的Hasandong组地层,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这些韩国学们反对布林的理论,步林认为这两颗牙齿是在颌部的不同位置,他们根据牙齿表面的磨蚀及隆起的位置而将它们分为两个物种。亚洲嘉裕龙的牙齿长46毫米。 疑点在2002年,保罗·巴雷特(Paul M. Barrett)等人重新研究这两个物种。他们发现湖泊嘉裕龙的牙齿与盘足龙的牙齿几乎完全一样,但不足以确认它们是相同物种,只能将嘉裕龙归类为真蜥脚类的分类未定属。他们也发现湖泊嘉裕龙及亚洲嘉裕龙有同样的衍征,而非不同。亚洲嘉裕龙有可能是大鼻龙类,但分类依然不明确。在最近的蜥脚下目重新研究中,两个物种都被认为是疑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