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外文书名: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丛书名: 创新与发展丛书 平装: 61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208057111 内容简介《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内容简介:从工业革命开始,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不仅如魔法般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对各国的经济绩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辉煌,90年代末美国经济的突出表现,让人一次次将目光投向了技术创新。面对今昔反差巨大的美国和日本,面对泡沫破灭的因特网,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困惑,究竞技术创新的动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决定了公司和政府把创新成果转化为财富的能力? 《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就是以这些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介绍了9个发达工业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等)、9大产业(因特网、汽车、生物制药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如同一张网,将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相关细节都概括在了其中,为读者展示了技术创新是如何影响经济绩效的。《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有助于我们对全球经济横向纵向的准确把握,更能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不少启示。《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论述严密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观点清楚又有充分的资料支持,既是一本经济学专业论著,也是一本相关领域内的工具书,还可以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参考读物。 目录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导言 第一章 引言及回顾 第二章 历史上的创新:技术和发展的历程 第二部分 国别研究 第三章 美国 第四章 日本 第五章 德国 第六章 法国 第七章 英国 第八章 北欧国家 第三部分 产业研究 第九章 因特网 第十章 计算机与半导体 第十一章 银行和金融中介 第十二章 证券交易 第十三章 风险资本 第十四章 生物制药技术 第十五章 农业生物技术 第十六章 电力 第十七章 汽车 参考文献 序言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过程,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是性因素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可以更有效地整合经济、政治资源,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世界各国,区域创新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在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各地也随后提出了“科教兴市(区)”战略。如何建立和健全一个区域的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各地政府思考的重大问题。 在上海市“科教兴市”和“聚焦张江”的战略指引下,浦东新区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集聚了大量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建成了一批催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共享、技术交易、融资等服务体系,启动了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投融资、信息、知识产权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展开了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为目的的“慧眼工程”——浦东新区正在以自己最实际的行动向外界表明:她要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 “创新与发展丛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集合了上海浦东产业经济研究院多位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浦东新区各级领导的关注而最终成稿的,值此付梓之际,我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着诸多的经验和方法,从中探寻出可供我们参考、借鉴之处,我想这就是本书最大意义之所在了。 后记在本丛书的翻译及成书过程中,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密切的关注,新区基金管理办公室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相关的版权获得和翻译、校对等费用。浦东新区分管科技工作的尚玉英副区长一直十分关注它的版权和翻译校对工作,多次亲自过问,并给予了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 前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局局长、现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梁桂同志2003年在浦东工作期间,曾亲自从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挑选了很多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方面的专著,组织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进行翻译。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局局长朱旭东同志更是组织专门力量、安排专项经费,确保翻译和出版工作顺利进行。 上海浦东产业经济研究院的马利敏、唐苏颖、常定辉、姜鹏等几位同志承担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另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们也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