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苍龙号航空母舰
释义

苍龙号航空母舰是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设计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舰,与飞龙一样,都属于第二批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舰,有别于赤城与加贺为巡洋舰改装,苍龙与飞龙最早的设计是“航空战舰”,是为了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之下仍然拥有一定的海上制空权,后来却发现同时要载很多的飞机与大炮是行不通的,而转设计为专职的航空母舰,而有了赤城与加贺的改装经验后,以更成熟的技术将苍龙与飞龙建造成比起前者拥有更高性能的航空母舰。

简介

苍龙号(soryuそうりゅう)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是第二次船舰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建造的舰艇之一。日本海军通过赤城号与加贺号的改装经验,将更成熟的技术运用于苍龙号的建造。“苍龙”号由吴港(Kure)海军船厂建造,1934年11月20日开工,1935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

受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对日本海军拥有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制,苍龙号的排水量较小,排水量虽只有赤城号与加贺号的一半左右,但是却拥有更快的速度。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双层机库,岛式舰桥位于右舷,其后右舷是与赤城号航空母舰类似的向下弯曲的横卧式烟囱。缺点是防护装甲较弱。

作战经历

苍龙号于1937年12月服役,次年即投入中国近海,其舰载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协助日本陆军部队进行侵华战争。

飞龙号航空母舰1939年7月服役后与苍龙号共同编成联合舰队第二航空战队。

1941年初,日本制定的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计划。1941年12月8日,第二航空战队在山口多闻的指挥下,编入日本航空舰队参与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攻击珍珠港后返航途中第二航空战队又受命支援攻占威克岛。

1942年初,苍龙号与飞龙号南下支援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4月随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向西扫荡至印度洋海域。空袭了英国海军的基地科伦坡与亭可马里,击沉了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多塞特郡号、康沃尔号等舰艇。

1942年6月,在中途岛海战中,苍龙号航空母舰遭到美国海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俯冲轰炸机攻击,被命中3枚炸弹之后起火,随后沉没。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15900吨,公试排水量18800吨,满载排水量19800吨总长227.35米,宽21.34米,型深20.4米,吃水7.6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动力装置:8台锅炉,4台蒸气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

最高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双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14座

舰载机:57架(最多可达73架),战斗机16架(含预备机4架)、攻击机12架(含预备机3架)、轰炸机36架(含预备机9架)、侦察机9架。舰战18架、舰爆18架、舰攻18架(1941年12月)。

编制舰员1100人

历代舰长

仪装员长

大野一郎大佐(1935年12月23日就任)

奥本武夫 大佐(1936年4月1日就任)

别府明朋 大佐(1936年12月1日就任)

舰长

别府明朋大佐(1937年8月26日就任)

寺冈谨平 大佐(1937年12月1日就任)

上野敬三 大佐(1938年11月15日就任)

山田定义 大佐(1939年10月15日就任)

蒲瀬和足 大佐(1940年10月15日就任)

上阪香苗 大佐(1940年11月25日就任)

长谷川喜一 大佐(1941年9月12日就任)兼任

柳本柳作 大佐(1941年10月6日就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23: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