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释义

吉林省政府办公厅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吉政办发 〔2012〕15号

各市 (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的关键,是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 《吉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区域创新工作进程,明确政府工作方向,引导创新主体行为,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作,遵循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原则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建设基础。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区域创新工作进展顺利,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取得显著成就;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等创新服务机构的作用逐渐凸显,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产出加速增长,创新效率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为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和社会整体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自主创新投入力度稳步上升,增速居全国前列。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从财政税收等多个角度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到2010年,全社会R&D (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达75.8亿元,每万人平均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达16.64人年,分别为“十一五”初期的1.75、1.85和1.59倍。近年来吉林省政府科技投入经费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部分年份高达3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2.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创新基础条件。

经过多年建设,吉林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2010年,全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属重点实验室31个,科技创新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4个,各类检测中心、产品检测实验室以及产品质量和体系认证机构发展迅速,并建有一大批行业创新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平台进一步完善。全省目前共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1.4万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每万人拥有科学家与工程师29.38人,分别为 “十一五”初期的1.39和1.32倍,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3.研究与开发活动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研究与开发活动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当量投入达4.53万人年,是 “十一五”初期的1.58倍。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以及发表论文数居全国中上水平。每百万人平均发明专利授权数达20.99件,每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达5.29件,每十万人发表学术论文2.09篇,分别为 “十一五”初期的1.27、1.09和2.52倍。

4.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汽车产业创新资源投入上升态势明显,汽车产业R&D人员和R&D经费总量在稳步增长。同时,汽车产业R&D人员比例和产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从业人员比例、技术引进与改造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均同步增长。汽车产业内部科技资源进一步整合,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提升较快,“十一五”期间,产业范围内年专利申请数由49件提升至264件,成本利润率由4.7%提升至6.5%,新产品产值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人才、资金及创新产出优势明显。调研资料显示,2010年,行业高素质研发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76.3%,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达21.7%,拥有博士学位的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达2.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政府高强度的资金支持和推动下,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突出,企业平均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及新产品产值率居全省各产业前位。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亮点,以换热设备制造业为新兴增长点的装备制造业,创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高速列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龙头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一五”末期,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研发人员达2.3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34%,拥有各类科研机构70家,比 “十一五”初期均有显著提升。

石油化工产业立足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煤炭等资源的开发与转化,通过持续投入与改造,部分化工装置和产品技术达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部分领域及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良种产业链的创新产出能力明显增强,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的玉米综合加工技术优势明显,尤其是变性淀粉、秸秆加工技术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并被国外著名商业杂志评为2011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50强。

(二)存在的问题。

1.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下水平,不具比较优势。

2010年吉林省的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21位,其中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及管理水平在全国排名分别为22、30、24、21位,均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创新绩效表现较好,居全国中游水平 (12位),但创新所带来的产出较低,资源消耗较高,表明吉林省经济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

2.部分支柱优势产业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石油化工产业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平均46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拥有1个研发机构,远低于全国4.2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拥有1个研发机构的平均水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内部技术引进和改造投入不足,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能力较弱;年申请专利、产品利润率以及新产品产值率在吉林省重点产业中的排名均处于中下水平,创新产出能力亟待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创新基础脆弱。产业R&D人员和R&D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创新投入水平亟需提高;产业整体年申请专利数不足十项,新产品产值率近年来年均仅为10%,创新产出能力较弱;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流失严重,产业内科技信息交流不畅,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受技术装备水平低和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的制约,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缺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的主导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综合实力弱。

3.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乏力。

“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年增长率为15%,明显落后于发达省份。企业专利申请数仅占全国的1.44%,处于全国中下水平,企业获专利授权数占全省专利授权总数的23%,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东北地区末位。

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乏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足广东等发达省份的十分之一。2010年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仅排全国17位,不足广东等发达省份的5%。

4.创新人才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从总量上来看,从2000年开始我省科技人才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后期虽稳步回升,但科技活动人员及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总量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从结构上看,企业人才短缺严重。吉林省企业拥有的科技从业人员占总量的34.7%,企业拥有科学家与工程师占总量的33.2%,同全国45.1%和40.5%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从发展趋势看,短期内吉林省创新人才的下滑趋势难以扭转。近年来吉林省创新人才的流出大于流入,且流出均为市场青睐的高端人才,包括企业技术研发骨干以及一线高水平技术工人,这将对吉林省创新能力建设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5.创新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吉林省企业已经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但是从创新活动的动力及创新成果的实施角度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待进一步强化。吉林省的产学研合作亟需扩大深度和广度,产学研合作的发起方式多是依赖于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动力多来自政府部门推动和科研部门促动,并且合作方式单一。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置多源于政府行政行为,导致实体健全但功能缺位。同时,创新融资环境较差,投资渠道单一,风险投资来源渠道匮乏,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三)面临的形势。

当前,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自主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吉林省创新能力建设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国家日益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架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完善的创新环境建设,实现区域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区域企业的创新活力,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已成为当前的主流发展模式。区域间围绕创新能力建设的竞争逐渐加剧,创新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吉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面临更大挑战。

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实施,为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9〕33号),明确了新形势下东北地区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吉林省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获得更多国家政策及相关资源的有力支持,这将成为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难得机遇。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委、省政府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要求全省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贯彻落实国家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针的同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坚持走开放创新的道路,充分运用省内省外知识和资本两种资源,按照 “围绕重点产业,构筑人才高地,强化平台建设,完善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统筹规划我省创新能力建设,为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二)建设目标。

到2015年,吉林省的创新能力排名提升到全国中上游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

创新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建立健全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加快创新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5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100个省级以上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20个;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0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建成2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10家业务特色鲜明、创新服务水平较高、具有较大规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为吉林省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条件。

创新投入大幅度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增加到1.5%,其中,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增加到2%;整个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财政科技经费增幅要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推进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支撑的自主创新,提升原始性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力争到2015年,吉林省的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达到4000个,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比率不低于总量的50%。

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围绕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到2015年,力争汽车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创新能力处于国内前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医药制造业和光电子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中上水平。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提高科技人才总量,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力争到2015年,吉林省的科技人才总量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每万人科学家及工程师数量达到40人。提高企业科技人才比例,使企业科技人才占全社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重上升到55%左右。

制度建设持续完善。不断深化创新体制及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科技资源开放配置、共享、公共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切实提升创新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力争到2015年,吉林省的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50亿元左右,其中技术转让交易额比重明显提高;增加风险投资机构建设力度,创新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重点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积聚和培育创新人力队伍,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一)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面向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和领域影响力的创新基础设施,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开放共享,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突破科技资源瓶颈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和完善一批应用研究基础平台,为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供支撑。

依托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及行业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完善一批企业创新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加强各类基础设施中仪器设备的开放度,进一步深化吉林省与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引导更多研发机构进入共享平台,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重点支持大型实验和检测仪器、实验动物、科技文献信息、专业基础资源数据库等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

(二)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明晰我省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生物育种产业,加大动植物品种研发与培育力度,提升良种选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玉米、大豆等优质高效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转基因育种研究,强化对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培育和推广普及,强化转基因育种新材料的创制,打造吉林省种质资源库;汽车产业,加快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及高品质重型商用车的开发及产业化步伐,提升汽车节能环保、汽车电子智能及汽车材料工艺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我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领先地位。生物化工产业,重点提升玉米化工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保持玉米化工技术国内领先地位。装备制造业,重点提升高速轨道客车核心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新型板式换热器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换热器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打造 “中国换热器城”。新材料产业,加速突破工业用碳纤维原丝合成及碳化关键技术,保持吉林省碳纤维发展在全国的重要位置和生产技术国内领先的优势,形成碳纤维原丝万吨级生产规模。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开展中药新药开发与大品种二次开发,掌握中药化合物提取和筛选技术;提升疾病预防及疫苗制备技术水平,抢占生物医药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强汽车电子、光电子、电力电子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抢占国内同行业主导地位;推进激光加工技术、大功率LED路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产业规模。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加速攻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支柱优势产业良性互动,加快推进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围绕我省支柱、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以下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农业良种选育创新工程。以建立高效农业和循环经济为目标,着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效率、提高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动植物品种研发与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育种自主创新,大力筛选推广现有优质良种,大力选育、引进新品种,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体制,重点突破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和品种产业化技术。建立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的育种基地、产业化基地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建立春玉米种质资源库和国家区域性玉米研发基地。完善畜牧良种繁育体系,重点支持原种场、扩繁场建设。加强转基因育种研究。扶持由具有一定实力的种业公司、农业科研院校或其他种业企业牵头,联合其他加工、包装、包衣等种业企业参加,组建具有发展前途的种子企业集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全产业链型的龙头企业。

光电子创新工程。围绕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力度,推进我省光电子教育、转化、检测等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和支持光电子企业快速发展,加速企业上市步伐,推动光电仪器与设备、半导体发光器件及材料、激光产品等产品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光电子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实现我省光电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面向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新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清洁汽车,引导若干重点领域,以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标准为纽带,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推进汽车领域内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在关键零部件技术 (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和公共平台技术 (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方面联合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规模化。

生物化工创新工程。在合理控制深加工原料用量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规模的前提下,提升我省生物化工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资源加工产业链。重点加强玉米深加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引入与自主开发,支持玉米保质干燥、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的研发;鼓励开发淀粉糖、多元醇等高附加值、国内供给不足的新产品;鼓励淘汰高能耗和原料耗用高的传统工艺,重视通过加工工艺的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长白山特色资源深加工创新工程。通过科技引领,打造长白山特色资源品牌,推进长白山特异经济植物保存与种质创新、药用植物种群更新机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深度开发 “吉林人参”。重点支持长白山人参系列精深加工;重视药食用菌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提升药食用菌的综合利用水平。

装备制造业创新工程。紧密围绕轨道客车和换热器两大装备制造业核心产品,培育建设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四平换热器产业基地和长春液压件生产工业园等一批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园区。整合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北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技术资源与人才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创建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盟,培育和完善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多渠道推进企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水平。

碳纤维产业化创新工程。围绕吉林市碳纤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以生产碳纤维原丝、碳丝、预浸料为主的碳纤维产业核心产品,以生产风电叶片、新型电缆芯材、飞机及汽车零部件、体育休闲用品等下游制品为主的碳纤维制品深加工产品,以生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碳纤维原丝油剂等原辅材料为主的碳纤维辅助材料配套产品,加强纺丝、碳化、预浸料生产以及复合材料成型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建设集碳纤维研发、信息服务、产品检测、分析化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区,实现碳纤维产业的规模化。

中药生产及产品技术标准化培育工程。围绕长白山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和基源药物开发,加快实施特色中药技术标准化培育步伐。成立专门的中药标准化工作组织,协调和开展吉林省地方性中药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力争有一批中药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为未来抢占国际标准奠定基础。重点开展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药用动植物基源、种子种苗、道地药材、中药炮制、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材质量控制等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破解当前中药材质量与资源保护领域最为紧迫的技术标准问题。

(三)积聚和培育创新人才队伍。

着力扩大知识创新人才总量规模,提升知识创新人才水平。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引进与培养并重,努力建设一支进行重大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创新人才队伍。力争每年引进海外高层次研发人员100名,到2015年全省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达到10.0万人年左右。

大力开发工程技术人才。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开发有利于传统产业创新及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2015年,吉林省重点产业领域基本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工程技术人才及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队伍。

打造科技领军人才队伍。面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发和重点基础研究的现实需要,依托吉林省 “双百千万”人才计划,实施吉林省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重点培育和支持具有技术、项目、资金优势的科技领军人才。到2015年,实现吉林省列入国家 “千人计划”,地方 “领军人才计划”等的各类领军型人才1000人次,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在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

创建高层次创新团队。支持产业领域内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在 “十二五”期间,创建省级创新团队50个,培育国家级创新团队20个。

培育高水平企业家队伍。面向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通过培育战略性企业家和鼓励创业型科技人才向现代企业家转变,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到2015年,力争累计培育现代科技企业家2000名。

(四)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财政、税收等创新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积极构建产业领域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充分调动各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力与动力,保障产学研专项工程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工程的顺利开展。推进风险投资机构建设,不断拓宽创新融资渠道;优化创新价值分配模式,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科研经费支持及职称评定为引导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活动主体的创新活力。到2015年,我省基本形成要素完备、功能齐全、配置高效、协作有序、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

“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产学研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我省支柱优势产业,选择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发展前景好的技术创新领域,组织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开放融合互利共赢的合作创新机制,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分配,围绕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合作创新活动,突破产业创新的瓶颈技术,提高联盟各成员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同时,推动新型产业集群的产生。 “十二五”期间,在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良种选育等领域,重点构建10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省政府相关部门已开展的企业管理创新工程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围绕支柱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帮助一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奠定基础条件。

全面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工作。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宣传及推广,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了解与认可。进行广泛深入的商业模式创新培训,推广新的资源整合方式及新型价值链构建方式,切实提升企业家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商业价值的实现效率。鼓励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成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并认定为高新技术的企业,享受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五)完善产业园及科技园区建设。

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目标,重点围绕长春、吉林和延吉三大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春、吉林两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吉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等相对成熟的创新性产业集聚区,推动各类产业及科技园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努力推进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建设,重点建设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中药等10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特色生态等若干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园区)。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在创新中的集聚、辐射及引领示范作用,重点谋划长春、吉林、延吉三大国家级高新区发展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带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完善产业园区的创业孵化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和个体创业者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基地、人才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

(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继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促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育极具市场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结以往经验,继续加大投入及扶持力度,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学研结合、产业化目标清晰的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适用,实施后具有较大市场需求、2-3年内能够达到相当的生产规模并实现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且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以上的国内自主创新成果或达到国际先进以上的国外引进科技成果。

实施长吉图科技合作专项。完善省部工作会商机制,积极争取科技部各类科技计划、政策支持。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推动 《院省联合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技术创新合作协议》的实施。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展会,广泛进行科技交流合作;设立引导计划,吸引域外科技创新机构或企业以各种形式来我省开展研发活动。实施 《长吉图国际科技合作规划 (2010年—2015年)》,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园区为重点,加强中俄科技园、中白科技园等10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政府间项目、国外基金等支持,通过政府引导与支持,推动各类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与东北亚、欧美、独联体各国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长吉图地区国际科技合作体系,提升长吉图区域在全国国际科技合作格局中的地位。抓住各大展会机遇,进行科技交流与对接,促进优势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四、保障措施

(一)更新观念,营造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在全社会范围内更新观念,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加深对创新活动本质特征的理解,加强对创新活动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把握创新活动所体现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构建和倡导区域创新文化价值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扭转 “速胜论”的价值取向。培育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营造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确立多元互动的创新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

(二)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

继续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重点加强研发类科研单位的治理结构改革,切实理顺各方权责关系,优化创新价值分配机制,提升研发类科研机构的市场应对能力、内在发展动力,释放创新活力。鼓励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建设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融合互动,同步提升。

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的能力。加强和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完善科技发展计划体系,强化科技计划对产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作用。完善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评价制度、科技信用制度和科技经费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面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实施的需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缓解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压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风险投资规模,完善自主创新投融资体系,拓宽自主创新投融资渠道。构建由政府部门支持的自主创新融资平台,金融机构向平台提供贷款支持,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企业通过融资平台获得担保并筹集资金进行研发及生产,保障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确保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对重点产业、重点产品急需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成套装备的研究开发给予必要的引导性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创新的引导作用,财政投入重点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倾斜。动员和鼓励企业及全社会力量向创新活动投入资源。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域外、境外资金进入省内开展创新活动。

(四)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指导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行动纲领,各地区、各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紧密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明确规划实施主体,围绕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将总体规划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并通过年度计划促进总体规划的分步实施。各地区及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专项规划,形成多方联合推进规划落实的良好局面。要明确规划监督主体,强化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和督促检查,组织力量对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估与跟踪检查,定期向省政府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敞开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要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评估重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任务的实施情况、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