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姬亮洲 |
释义 | 姬亮洲,陕西米脂人,历任宁夏军区后勤部运输处副处长、处长;宁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一次荣立三等功。宁夏自治区第七届、九届人大代表。 简介姬亮洲,1946年11月生,陕西省米脂县龙镇乡苏家沟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少将军衔。曾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 简历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8074部队53分队。新兵训练结束后,中印边境局势紧张,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到中印边境执行作战任务。后因局势缓和,奉命返回宁夏军区。1966年1月至1978年11月先后在宁夏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处、供应处、装备处等部门工作。1978年12月调宁夏军区直属汽车连、汽车训练队工作,分别任连长、队长。19000年10月,因工作成绩突出,由正连破格提拔为正营职,调入宁夏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处工作。1981年8月后,历任宁夏军区运输处副处长、处长。在此期间,被选拔推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学习深造。1985年11月任宁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副师职)、党委副书记,上校军衔。1990年9月任宁夏军区后勤部部长(正师职)、党委书记,大校军衔。1997年12月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以后,他还分别担任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绿化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自治区抗击非典指挥部副总指挥等职。2004年3月以后,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 事迹好学生到好战士姬亮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熏陶下,从小养成了勤劳朴实、好学上进、坚强正直的性格。少年上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受到师生好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他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和军队建设的无限热爱,时刻牢记肩负的重任,脚踏实地,忘我工作。1965年至196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至196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72年和1977年分别荣立三等功一次。在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就读期间,刻苦学习,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并因学业优秀受到学校嘉奖。 好干部到好后勤担任领导职务后,他以全新的观念、创新的思路、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始终把工作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受到部队官兵交口称赞。在宁夏军区后勤部任职期间,为解决部队经费不足问题、提高部队作战保障能力,他率机关有关人员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后,创办了5个煤矿、3个工厂、4个农牧场。军办企业年收益4000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军费保障问题,使部队生活设施、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作战训练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解放军报)1997年7月6日头版头条推广了宁夏军区后勤部“精心育才、诚心用才”的经验;《人民日报》1997年7月22日头版推广了宁夏军区后勤部“发展营院经济”的成果;《新华社每日电讯》1997年7月21日报道了宁夏军区后勤建设主要做法;《宁夏日报》1997年7月6日至7月24日连续报道了宁夏军区后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先进事迹。同年,军委专门派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到宁夏军区机关及所属部队对他进行全面考察,升任他为宁夏军区副司令员。 开拓创新严治军在新的岗位上,他坚持围绕“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履行职责,深入部队指导训练,帮助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曾三次组织带领机关参加兰州战区的战役演习,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战区首长的好评。在部队管控上,他坚持从严治军、纪律强军的方针;在军事后勤管理上,他全面实施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使部队保持了正规严谨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部队正规化建设和后勤科学化管理等主要工作成绩受到军委、总部和兰州军区表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2000年7月在全军管理工作会议上专门对宁夏军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推广。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姬亮洲还注重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撰写的《城市民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市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再思考》、《民兵法规实施的现状与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做好战争动员准备的思考》等论文以及提高部队军事训练质量的调研报告,得到军委总部和兰州军区的高度重视,有的被采纳实施,有的被收录中国军事文库,为中国的现代军事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 亲民务实建功绩姬亮洲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强的党性、高尚的人品、良好的官德,使他在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信。他亲民务实,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在他的亲自带领下,部队人员协同自治区计委、财政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深入调查了解民兵武器库现状,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修建、加固、改造民兵武器库的建议。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又积极协调并带领地方和军队有关部门认真抓落实,确保了全区武器库连续15年安全无事故,受到国务院和军委总部的通报表彰。姬亮洲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几十年中,模范执行民族政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后,更是把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在抓部队工作的同时,他协调组织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完成地方党委、政府赋予的维护稳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扶贫帮困”等活动。1985年秋宁夏吴忠至银川黄河沿岸河堤决口时,他带领广大官兵深入抗洪第一线,共投入上百台车辆,奋战一个多月时间,确保了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贺兰县金山乡山洪暴发和贺兰山几次山洪暴发,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投入抗洪一线,亲自带领官兵抢险救灾。他还曾多次组织带领部队到盐池等地进行抗旱救灾,多次筹措资金组织官兵参加地方重大基础工程建设。1990年,筹措2500万元开挖横跨陕宁两省区的盐(盐池)环(环县)定(定边)扬黄灌渠。1992年,筹措3500万元为宁夏固原山区打井100多眼,解决了山区50多万人生活用水、30多万头牲畜饮水和几十万亩农田灌溉的问题。1999年,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五个团的兵力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1236”工程的会战(“1236”指用6年时间,投资30个亿,开垦200万亩荒地,解决100万贫困山区人民生活困难的问题),仅部队就开荒40万亩,解决了20万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困难。姬亮洲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和解难题的实际行动,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爱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