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釉搅胎碗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黄釉搅胎碗 年代:唐代 材质:陶瓷 收藏: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注音:huáng yòu jiǎo tāi wǎn 文物鉴赏此物高4.2、口径10.4、底径5.4厘米。搅胎碗敞口外撇,圈足底。此碗是用褐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瓷土相间揉合,经过拉坯成型,施淡黄釉焙烧而成。唯圈足胎色单一。此碗纹理变化多端,线条犹如行云流水,这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种新工艺,为河南巩县窑产品。 文物注释瓷土:烧制瓷器用的纯净粘土。本名垩(è)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坯(pī):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土~。砖~。打~。脱~。 釉: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子。~料。~彩。瓷~。 胎:器物的粗坯:泥~。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