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 |
释义 | 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于1999年底正式挂牌成立,原国家农业部部长陈耀邦为研究所题写所名,华中农业大学原校长张端品为研究所题词:“加强昆虫资源理论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昆虫资源”。本研究所现有成员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本研究所设有华中农业大学昆虫学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供在校大学生进行昆虫学方面的创新课题研究,目前有10余位在校大学本科生在本创新实验室开展创新课题的研究。湖北省昆虫学会挂靠在本研究所。 在人类面临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压力的今天,昆虫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是昆虫学中备受青睐的一个领域,它对发展农业的产业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天敌是农作物害虫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正是由于天敌的控制作用,使许多害虫不致形成危害。本研究所十分重视天敌资源的基础与保护利用研究,早在70年代中期开始就开展了“湖北省稻、棉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和分布”、“主要农作物害虫的天敌保护利用”、“湖北省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寄生索科线虫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对确保农业的高产稳产,节省生产投资、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些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次。昆虫地域物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昆虫资源。本研究所及其前身昆虫资源研究室进行了几十年的湖北全省农业昆虫为主的昆虫区系研究,已出版了《湖北省昆虫名录》、《红铃虫生物抑制》、《家蝇的研究与利用》等专著,开展了叩甲科系统分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研究所又系统地开展了“蝇蛆工厂化生产基础技术及系列产品的研制”,从家蝇的繁殖生物学、营养生理学、生态学、产品提取条件、工艺流程及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地开发出蝇蛆蛋白、复合氨基酸、蝇蛆几丁糖、蝇蛆营养活性干粉及蝇蛆油脂等5个产品,其中2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该项成果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成果已成功转让。力诺活力素等2个产品已推向市场,市场销售形式看好。利用昆虫的免疫机制,通过外源诱导,并从昆虫体内提取抗菌物质是昆虫免疫研究中的聚焦点。1993年至今,本研究所分别从家蝇、棉铃虫、黄粉虫等昆虫体内成功地分离、纯化了抗菌活性物质,室内实验表明,对许多动植物病原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有望发现新的抗菌素,并为培养新的抗性品系开辟新途径。“肚倍丰产技术体系的研究”等课题系统地研究了肚倍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研究成功在鄂西北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幅度达30~40%。1996年10月成功地承办了全国首届资源昆虫产业化发展研讨会,对全国昆虫资源产业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所目前已取得研究成果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主编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昆虫学》,创建了首批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昆虫学》,主持《普通昆虫学》教学改革,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目前本研究所正在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昆虫免疫学及昆虫分子生物学:对家蝇及黄粉虫体内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与机理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家蝇抗病毒蛋白的研究已有较大突破;进行家蝇金属硫蛋白的分离、鉴定及其cDNA的克隆,家蝇聚集信息素感受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南方小花蝽转抗药性基因的研究等; 2.昆虫化学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家蝇产卵聚集信息素的分离、鉴定与人工合成及其在卫生害虫控制中的作用;南方小花蝽的蚜虫利它素的分离、提纯、鉴定及其作用等的研究; 3.昆虫行为生态学:主要进行萤火虫捕食行为及其生物发光作用的研究;南方小花蝽搜寻寄主植物的途径与行为的研究等; 4.外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主要进行红火蚁、西花蓟马、大实蝇等重要外来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研究; 5.社会性昆虫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白蚁高效诱杀系统的构建和诱杀机理的研究。 6.昆虫生理生态学研究:主要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大猿叶虫、小猿叶虫、大斑芫菁及丝带凤蝶等的滞育特征及其机理。 7.昆虫产品开发研究:目前已开发出昆虫蛋白和几丁糖的系列保健品,正在研发的产品有昆虫抗辐射蛋白、昆虫抗病毒蛋白、烧烫伤药物等。 我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昆虫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既涉及资源和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昆虫的遗传、生理、生化、生态等学科增添新的内容,并促进学科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昆虫及其产品为原料的新兴产业和技术市场必将形成,其附加值将远远超过某些传统的种植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