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语电影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华语电影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丛书名: 海上影视文丛 平装: 31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42632558, 9787542632555 条形码: 9787542632555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2.4 cm 商品重量: 499 g 品牌: 上海三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华语电影:跨地交往与身份认同》内容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文化出现了长足发展,不仅引起国际电影业界的瞩目,也因此形成了以华语电影为理论关键词的研究热潮。海内外一大批学术成果相继面世,围绕中国电影的文化境遇、美学挑战、批评路向与市场拓展等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示出海内外学者面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生态与产业发展的敏锐洞察。这也是我们编选《海上影视学术论丛》的初衷所在,希望籍此辑录当代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更加开放、立体与自信的视野来理解、研究中国电影乃至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 {zzjj} 目录文化互动与影响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电影引发的思考 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 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 上海“手势”:好莱坞全球市场输出与“扭曲”的中国形象中国的好莱坞梦想——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好莱坞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 作为镜鉴:从20世纪40年代《申报》广告看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关系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逆”性 “影响的焦虑”:接受、变异与融合——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源流踪迹的初步考察 华语电影:世纪性文化整合及其当下的现代性抉择——兼论2l世纪初全球化与本土化之抗衡及其必然的历史趋势 全球化与本土现代性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研究趋势的几点思考 21世纪汉语电影中的方言和现代性 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的现代性 邵氏黄梅调电影艺术论 重写上海: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中的沪语 现代化与本土化:好莱坞与香港电影的双向互动——兼论香港电影复兴之路 永恒的缠连:翻拍片与香港、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双向指涉 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 转变中的中国“都市一代”电影:全球时代中国 “电影节电影”的文化面向 “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 产业镜鉴与海外拓展 电影工业的文化多样性:一项跨国研究 全球化视野:西方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研究 配额制对近期本国电影市场自给率的影响 日本电影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论香港电影产业中的产业项目流变 试谈邵氏电影对中国古装片及市场经营的影响与启示海派影业重铸辉煌 开拓海外市场扩展生存空间 ——入世后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问题研究 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