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 |
释义 | 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 作者:侯立兵 著 丛书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64550 出版时间:2007-9-1 版次:1 印次: 页数:379 字数:300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 内容提要 本书从文化精神源流、生产机制、接受形态等方面对汉魏六朝赋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本书是一篇以汉魏六朝赋为基本文本的赋学论文。在材料梳理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文分别从文学源流、文学生产学、哲学、接受学、民俗学、文体学、题材学和意象学等视野对这一时期的赋体文学进行了多维考察。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9章,25万余字,随文插入各类统计表格14幅。绪论部分除了陈述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相关学术背景之外,着重阐述了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文化阐释、人本立场、文学本位和多维透视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是所有论述的四条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 侯立兵,男,1972年生,湖南常德人。文学博士,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毕业生。同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先后在《四川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曾参与《嘉庆常德府志》、《同治直隶澧州志》等多部古籍的校注与整理,主编、参编著作八部。现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城市文化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承袭与新变:汉魏六朝赋文化精神源流 第一节 赋的文化精神溯源 一 古诗之流:从诗之讽谏到赋之讽谏 二 灵均余影:从骚之怨愤到赋之怨愤 三 策士遗梦:从战国纵横到赋坛纵横 四 海纳百川:其他文化因子之渗入 第二节 汉魏六朝赋的文化精神嬗变 一 汉魏六朝赋的精神嬗变轨迹 二 文化环境变迁对赋的体制影响 第二章 功利与交际:汉魏六朝赋的生产机制 第一节 汉魏六朝之献赋 一 献赋之溯源 二 献赋之类型 三 献赋之文化生成 第二节 汉魏六朝之试赋 一 非制度性试赋之嬗变 二 制度性试赋之滥觞 三 试赋之文化成因 第三节 汉魏六朝之酬赋与和赋 一 酬赋与和赋的留存概况 二 情义:酬赋与和赋的普遍主题 三 赋的交际功能的文化成因 第三章 模拟与批评:汉魏六朝赋的接受形态 第一节 汉魏六朝赋模拟现象的文化审视 一 汉魏六朝赋模拟的范畴与类型 二 模拟赋的生成形态:赋作群、同题赋 三 汉魏六朝赋模拟的文化生成 四 汉魏六朝赋模拟的接受学阐释 第二节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理论的文化阐释 一 以诗论赋:赋学批评的诗学视阈 二 欲讽反劝:功利与审美的矛盾 三 由物及我:事类与情义的关系 第四章 理趣与理障:儒释道(玄)入赋的考察 第五章 民俗与通俗:汉魏六朝赋的俗文化观照 第六章 文体与载体:汉魏六朝特殊赋体 第七章 教化与审美:汉魏六朝艺术赋的文化阐释 第八章 宇宙与伦理:都邑赋的城市文化内蕴 第九章 符号与象征:汉魏六朝赋的意象构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