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宁书院
释义

汉宁书院 位于湖南兴宁(今属资兴)。原名文昌书院。明万历五年(1577)训导王似创英选会,日与资深学优者会文,又建书院于县学东为课士之所,中祀文昌,故名。“亲为讲说,至宵乃罢”。天启间,知县汪梦尹改建于明伦堂后,五年(1625)饶阿陈捐文昌祠田租120石。明末,院废田失。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耿念劬重建,并捐俸择师,以授俊秀子弟。四十三年知县谢乃实复迁至县学东。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王伯麟迁建于城西北隅,有大门、敬业堂、魁星堂、文昌楼四进;另辟射圃、射亭、关帝祠(武庙);清复明文昌祠田,改为学田。聘“端士”郭启悊为山长,“来游者日益众”。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李允性重修,改名“汉宁”,“每月亲临课士,谈经讲义,成就甚众”。二十二年知县罗绅扩建斋舍10间,复并入故有义学,自作记,以明其兴学而“务实行”之旨,戒诸生“毋以名应”。四十年知县邓家燕、山长唐范兹改前半部为考棚,号舍可容五六百人,“造士”、“选士”始合为一处。嘉庆十五年(1810)教谕孙铤、山长段鹤园扩建考棚,加号舍60间。二十年知县李之梓、山长蔡允桂新增膏火田租137石。次年,又清复隐占学田。自后多有修葺,兴学不断。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汉宁高等学堂。今为资兴一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