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伊姆·苏丁 |
释义 | 苏丁 (1894-1943年) 哈伊姆·苏丁生于俄罗斯的明斯克附近的斯米罗维奇一个贫困的犹太人家庭,逝于巴黎。不知什么原因使他对绘画发生兴趣并在明斯克上了一些课。17岁时来到巴黎上美术学院入高尔蒙画室,年轻时就被人视为大师,有位叫富尔的人说他在技巧探索上和表现力上都可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苏丁在巴黎时住在“蜂房”,即沃日拉尔屠宰场附近的唐奇格路,夏加尔先于他住在那里,这时的苏丁几乎是个孩子,他保持着内向的容貌,眼睛似乎朝向自己的内心深处。 苏丁的绘画和德国表现主义有一种类似,但只是精神上的类似,而不是特定风格的相似。苏丁的表现主义,其实质在于直觉的力量,在于形式上不受控制,但又是具有无限描绘性的笔法。在这一特征方面他接近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他热爱格列柯和伦勃朗,他们帮助苏丁用颜色来表现他独特的观察方法。不过,幻想和表现终究是他自己的,象凡·高一样,苏丁是痛苦的人,他沉溺于狂暴和喜怒无常的过度行为之中。 画家25岁时经莫迪里亚尼介绍,来到比利牛斯山脉的小镇塞莱居住作画三年。山中的景色使他产生一种自由的,笔法狂乱的表现主义绘画,在狂热性方面他超过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 苏丁的油画充满了激昂、运动。为了作画他需要一种可怕的神经冲动。31岁时来到卡涅,这时他对人的探索达到了转折点,作了大量的肖像,二次大战时再次经历了痛苦的考验,后来躲到一个小镇继续作画。他的人物往往强调使用一种主导的色彩——红、兰或白,围绕这一主导色彩,建立自己的艺术概念。 苏丁和许多贫困潦倒的画家一样,开始总是画家禽和鱼之类的静物,因为它既可画又可吃,但他画的与众不同,他笔下的形象令人怵目,奇丑,在他的画中企图向人们显示:丑与美的两个极端是多么的密切;在死亡与毁灭中包含着复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