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令而行 |
释义 | 在《论语》中,孔子说过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语出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 其身正:其,指在上位的人。身是本身。正,正直。 不令而行:不须命令而在下者自会正直。盖受感化故。 “语译” (一)孔子说:“在上的人自身做事正当,不用命令,人民自然会照样去做;如果自身做事不正当。虽有命令,人民也是不肯服从的。” (二)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本身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自然会照他的意旨去做;如果本身的行为不正当,虽然是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 本章是孔子说明政治领导人物本身行为的重要性。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与本章相通,皆说明政治领袖要以本身行为去影响百姓,上感化下,均以“正”为要务,方足以服人心。 身正民行,乃克己之治,施不言之教,潜移默化之也。学问之实功,在身立万民之准范,化于天下。这正是所谓圣王恭己敬人之大治也。 意思是告诫领导者必须慎重其行为。领导者本身的行为正当,即使不定任何法令、约束,人们也会自然而然的效法的行为,走上正道。但是,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行为不正当,胡作非为,这样,即使定下了严格的法令、法律,人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孔子的理想在于“不令而行,无为而治”。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提出:君主必须修德来感化大众。 作为每一个领导者应该懂得这一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