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可不知的防灾避险常识 |
释义 | 不可不知的防灾避险常识作 者: 《不可不知的防灾避险常识》编写组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字 数: 230000 版 次: 1 页 数: 298 开 本: 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9201503 包 装: 平装 分类: 图书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灾害及其防治 定价:¥22.00 编辑推荐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佩云:实践证明,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群众具有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对于减免伤亡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网2008年6月18日 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约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避免的。 ——《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3月13日 内容简介2008年“5·12”大地震,死亡学生4562人,令人痛心。可是,更令人痛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灾害,夺去了更多青少年的生命。2005年3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全国人大代表朱海燕建议教育部门,赶紧给孩子补上防灾避险课。朱海燕说,目前每年中国儿童交通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是美国的2.6倍。在儿童意外伤害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约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的。 事实上,不仅少年儿童需要补上防灾避险课,成年人更是责无旁贷。掌握防灾避险常识,将终生受益,造福全家;面对灾险,可以自行应急,转危为安。 本书提供最常用的防灾避险常识,简单、方便、实用。其中涉及医疗急救的部分,须谨慎对待。因为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有专业医疗人员在场,请听从他们的意见。 图书目录急救电话——救助的第一步 常用的报警电话号码 报警电话的使用方法 110报警时说什么 119报警时说什么 120报警时说什么 122报警时说什么 家庭应该常备的物品 家庭常备之药箱 家庭常备之急救箱 家庭常备之其他物品 常见疾病的急救 发生普通晕厥时怎么办 出现排尿性晕厥怎么办 休克了怎么办 洗澡时头晕呕吐怎么办 脑贫血时怎么办 糖尿病病人昏迷怎么办 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疝气发作怎么办 自发性气胸发作怎么办 心绞痛发作怎么办 心跳骤停怎么办 心肌梗死怎么办 心力衰竭怎么办 冠心病发作怎么办 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怎么办 癫痫发作怎么办 癔病发作怎么办 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冻伤的急救 烧伤的急救 烫伤的急救 切伤的处理方法 刺伤的处理方法 擦伤、拉伤与跌伤的应急处理 撞伤后的急救 刀伤的急救 关节扭伤怎么办 骨折怎么办 溺水了怎么急救 鱼刺卡在喉咙里怎么办 不正确的救助方法 几种常用的急救方法 胸外心脏按摩 人工呼吸 皮肤消毒 止血方法 包扎方法 服用药品的常识 怎样看药品说明书 怎样识别药品的有效期和失效期 服药用水有讲究 服药与饮食的关系 成药服用的误区 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救治 马铃薯中毒 蘑菇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芦荟中毒 河豚中毒 蛤贝中毒 食物混吃中毒 水中毒 食物中毒的急救 家庭日用品中毒 干燥剂中毒 洗涤剂中毒 漂白剂中毒 化学品和气体中毒 可引起人体中毒的物品有哪些 铅中毒 杀虫剂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强酸和强碱中毒 砒霜中毒 酒精中毒 兴奋剂中毒 煤气中毒 沼气中毒 硫化氢中毒 氯气中毒 氡气中毒 苯中毒 家庭装修如何做到绿色环保 有毒气体中毒不要盲目施救 动物咬伤 狗咬伤 猫咬伤 毒蛇咬伤 甲鱼咬伤 老鼠咬伤 蜈蚣咬伤 蜘蛛咬伤 蠓叮咬。 蝎子蜇伤 蜂蜇伤 毛毛虫蜇伤 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传染病应遵循的原则 肠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 非典型性肺炎 伤寒 细菌性痢疾 麻疹 风疹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黑热病 破伤风 结核病 水痘 百日咳 红眼病 疟疾 性传染病 艾滋病 用火安全 常见的消防标志 4种基本的灭火方法 灭火器的使用 轻微火情如何应对 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火场逃生器材 火场自救七法 火场上怎么救人 腐蚀物品灼伤的急救 烧伤、烫伤的急救 火场休克的急救 家庭火灾的特点 家庭火灾的预防 家庭常见着火处理 停电后如何避免火灾 烟花火灾的预防 使用蚊香的注意事项 冬季取暖如何防火 单元式住宅着火时的逃生方法 高楼失火时怎么逃生 学生宿舍的火灾预防 教室、餐厅、图书馆等重点场所的火灾预防 校园树林、草坪防火 校园火灾的应急处理 公共场所火灾的预防 商场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地下建筑火灾的预防 医院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宾馆、饭店火灾的特点 入住宾馆时应注意的事项 宾馆火灾时如何逃生 高层酒店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困在电梯里时如何自救 飞机、客船火灾的预防 飞机失火时怎么办 客船在航行过程中失火怎么办 公共汽车火灾的扑救及逃生 汽车火灾的预防 列车失火怎么办 地铁火灾怎么办 车辆加油时,油料溢出油箱怎么办 山林起火的原因 发生山林火灾时怎么逃生 用电安全 部分安全标示牌 安全用电常识 怎样使用电线、插座、开关、保险丝 如何选购安全可靠的电源插座 家里没电的几种原因 厨房安全用电常识 安全用电“十不准” 日常用电应注意的事项 居民电器防火注意事项 常见家电使用年限标准 家用电器为什么要有接地线 使用微波炉的注意事项 使用空调的注意事项 使用吹风机的注意事项 使用电视机的注意事项 使用电冰箱的注意事项 使用热水器的注意事项 使用饮水机的注意事项 使用电熨斗的注意事项 使用电热毯的注意事项 漏电开关乱跳怎么办 4种情况容易诱发家电着火 营造正确的家电环境 电线落地不能跑步离开 触电的方式有哪些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 触电的症状 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触电以后影响伤亡的因素 交通安全 交通标志及其含义 步行的注意事项 安全骑车要注意的事项 乘坐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 不慎掉下地铁站台怎么办 地铁停电撤离秘籍 地铁停电时的八项注意 乘坐火车的注意事项 乘坐飞机的安全知识 乘船安全须知 船上遇险怎样逃生 安全驾车基本注意事项 出车前的检查很重要 雨天行车注意事项 雪天行车注意事项 雾天行车注意事项 超车时的注意事项 倒车的学问 防追尾的有效措施 高速公路意外停车的处理 铁路道口行车的注意事项 发生交通事故后怎么办 车祸现场的急救 汽车落水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汽车翻车时的紧急应对 撞车怎么办 车轮陷进泥坑怎么办 爆胎的预防措施 爆胎的应急处理 旅游避险 旅游前的准备 饮食注意 住宿注意 使用公用厕所的注意事项 随团旅行要注意什么 旅行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旅行中晕动症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失眠症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疲劳症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血栓症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性精神病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低血糖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发热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腹泻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小腿抽筋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应对 旅行中突发病的自救 心血管病患者的旅游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旅游注意事项 胆结石病人旅游注意事项 痛风病人旅游注意事项 老人和小孩儿旅游时的注意事项 孕妇旅游时的注意事项 防止拥挤造成的伤害 出境旅游 出境旅游要注意什么 出境旅游前要接种疫苗 出境旅游的避险措施 出境旅游常见疾病的预防 到东南亚各国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东亚各国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北美各国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南美洲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区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东欧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西欧、南欧和北欧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非洲旅游的注意事项 到大洋洲旅游的注意事项 野外探险救助 野外探险前的准备 野外登山应注意什么 在热带丛林应注意什么 过沼泽、河流应注意什么 在沙漠中行走应注意什么 在冰雪地带应注意什么 野外宿营应注意什么 误入流沙时怎么办 如何搭建临时帐篷 如何用绳子打结 在野外摔伤怎么办 在野外被毒蛇、毒虫咬伤怎么办 在野外受外伤出血怎么办 在野外烧伤、烫伤怎么办 在野外中毒怎么办 在野外中暑怎么办 在野外冻伤怎么办 在野外迷路怎么办 被困野外如何求救 被困野外如何找水 被困野外如何找食物 被困野外如何取火 刑事侵害 刑事侵害的简单介绍 非正当防卫的表现 应该掌握的防卫技术 怎样预防盗窃 在火车和长途汽车上如何防范小偷 遭遇盗窃怎么办 怎样预防诈骗 哪些不良心理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几种常见的诈骗形式 犯罪分子进行敲诈勒索的一般方式 遭到敲诈勒索怎么办 如何防范入室抢劫 如何防范拦路抢劫 遭到歹徒绑架怎么办 亲人遭到绑架怎么办 如何避免被诱骗拐卖 被人跟踪时怎么办 网络犯罪简介 如何防范网络银行的陷阱 如何防范网上购物的陷阱 如何防范网上交友的陷阱 如何防范网络游戏的陷阱 性侵害的几种形式 如何预防性侵害 遇到性侵害怎么办 性侵害发生后怎么办 自然灾害的预兆 海啸的预兆 赤潮的预兆 风暴潮的预兆 台风的预兆 龙卷风的预兆 冰雹的预兆 雪崩的预兆 水灾的预兆 旱灾的预兆 沙尘暴的预兆 泥石流的预兆 滑坡的预兆 岩体崩塌的预兆 地陷的预兆 火山喷发的预兆 桥梁坍塌的预兆 建筑物坍塌的预兆 地震 地震简介 地震发生前的征兆 在家里如何避震 在学校如何避震 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的避震 在车上遇到地震怎么办 户外避震的注意事项 地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时怎么办 震后如何营救埋压人员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地震并发症——气性坏疽的防治 其他地质灾害 什么是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崩 塌 地面塌陷 海 啸 火山喷发 气象灾害 什么是气象灾害 洪水 台 风 龙卷风 沙尘暴 雷雨天气 高温天气 冰雪天气 空袭及恐怖袭击 防空警报 空袭的防护措施 恐怖袭击离我们并不遥远 恐怖袭击嫌疑人的特征 可疑车辆的特征 如何面对疑似爆炸物 最有可能发生爆炸袭击的场所 遇到爆炸袭击怎么办 被恐怖分子劫持怎么办 遇到枪击时怎么办 核化事故 核事故的类型 核事故的预防 核反应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 核事故警报 听到核警报后的预防措施 化学事故的形式和注意事项 化学事故的征兆 发生化学事故后怎么办 常见化学品的毒性 人身保险 投保的必要性 保险事故发生后怎么办 书摘插图核化事故 核事故警报 核事故警报有3种: 1.预先警报。核设施发生重大事故时,有关机构会利用专门的警报电话向机构内部发出预先警报,以便让处理事故的机构作好准备。这种警报不通知居民和指定外的人员。 2.一般警报。当核设施发生重大事故,安全装置失灵,各项指标持续恶化的时候,会利用汽笛警报网发出一般警报。核电站对内区居民发出一般警报,指挥机构对中区居民发出一般警报。居民听到一般警报的信号后,要注意广播、电视的紧急通知。 3.辐射警报。如果堆芯严重破坏,大量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不可避免,就利用汽笛警报网发出辐射警报,它的信号与一般警报的信号不同。居民听到这种信号后,要立即进入室内隐蔽,关闭门窗.内区居民最好进入地下室或掩蔽所隐蔽。 听到核警报后的预防措施 居民听到核事故警报,在放射性烟云没有到来之前,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室内隐蔽准备。根据房屋结构和屏蔽性能进行补救。砖和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本身屏蔽性比较好,只需要把门窗关严。如果门窗的缝隙比较大,要把缝隙糊上。木质房屋的屏蔽性差,最好不要在里边隐蔽。如果不得不在木质房屋里隐蔽,必须用砖、土袋或沙袋把墙壁围起来。 2.储备食物和水。要储备一些粮食和蔬菜,农民可以用塑料薄膜把地里的蔬菜覆盖起来,饮用地表水的话在室内储备一些。 ……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节 发生地震怎么办 知识链接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力作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首恶。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其中有感觉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造成巨大破坏的仅十几次,2008年在我国汶川县发生的8级大地震,造成近9万人遇难。 地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叫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巨大震动,这种巨大震动是震源产生的地震波所造成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它,由直线形式向四周传播的,速度较快,对地面的震动是上下颠动;横波是像水波一样向四周传播,速度较纵波慢,对地面的震动是左摇右晃,所以地震是人们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动的纵波,几秒钟后才感到摇摇晃晃的横波。 在地震发生前,很多动物都会有异常举动。比如:老鼠搬家、蛇兔迁徒、牛羊乱窜、猪牛跳圈。有些植物在地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它们常常会大面积枯萎,或者长的异常茂盛。有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将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自救知识 1、保持镇静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乱跑,住在高层楼房的更不要从楼上往下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正确躲避地震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好在家,就要躲在坚实的家具下面,也可以躲到墙角或卫生间、厨房里,如果在学校要有秩序进行疏散,绝不能盲目的向外跑,以免发生拥挤踩踏造成伤害,也不能盲目的从楼上往下跳避免摔伤。如果没有时间进行疏散,应该马上躲到课桌下面,防止坠落物将自己砸伤。 3、保护头部 不管在什么地方躲避地震,有条件的的要用棉被、枕头、靠垫、书包等柔软的东西保护头部,以免落下来的重物砸伤。 4、保存体力 如果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尽量减少运动,保存体力,不要盲目的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消耗体力,要听到有人过来的时候再叫喊或敲击出声音,这样才能让救援的人发现自己。在等待救援时要消除恐惧心理,坚定信念,耐心等待救援。 5、创造生存条件如果被埋在了废墟中,要尽量保证呼吸通畅,并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雾灰尘。而且尽量挪开压在头部、胸部的杂物,创造生产的空间,如果长时间没有饮水,可以用自己尿液湿润嘴唇缓解干渴,这样可以延长自己生存的时间,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第二节:遇到洪水怎么办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我国共有19个省、市、自治区受灾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经济损失高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1、早做准备 一般情况下洪水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如果遇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就要时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警报,提前准备好应急的物品,如:手电、食品、哨子、鲜艳的服装等。 2、向高处转移 如果有时间要向高处进行转移,在转移撤离时应检查关闭家里的电源,液化气。将贵重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3、自制救生工具 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尽可能的向高处跑,也可以爬到粗壮的大树上,或坚固的房顶上,等待救援人员,如果在地处偏僻,救援人员不易发现的地方就要想办法向救援人员容易发现的地方转移。在转移的时候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如:木筏子或者抱住一些能够漂浮的物体像门板、圆木等都可以作为救生工具。 第三节: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知识链接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爆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势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水、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哪里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粘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很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形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