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宋夏云 著丛 书 名:出 版 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4203023 出版时间:2008-12-01版 次:1页 数:185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会计、审计 内容简介国家审计制度是基于加强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基本职能在于监督、评价和鉴证。国家审计制度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又服务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国家审计目标理论在整个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研究国家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审计规范和审计报告的基础。从层次上划分,国家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具体目标和项目目标,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国家审计目标体系。关于国家审计目标的研究,是随着社会、国家和民众对国家审计功能与作用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国家审计目标是国家审计实践行为的预期效果与最终方向。根据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理论与国家审计关系理论,国家审计总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国家审计总目标体现国家审计的本质与存在意义,它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和相对稳定的;国家审计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分解形式,总目标是具体目标确立的基础。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容与标准的深化,具体审计目标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国家审计项目目标是具体审计目标的承担者与最终实现途径。国家审计的目标确立与目标实现具有同等的价值。国家审计目标是审计需求与审计供给的均衡统一。审计需求决定国家审计的理论目标,审计供给影响国家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两者是一对矛盾。根据审计供需理论与目标期望差理论,国家审计目标实现机制框架的核心要素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强化机制、独立性保证机制、审计规范优化机制和审计报告健全机制。 本书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路径包括问题提出、理论分析、观点对比、调查研究和问题解决。全书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笔者的研究动机、研究路径及方法、研究内容及框架,以及本书的主要观点及创新。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家审计目标、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审计规范和审计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关于国家审计总目标的国内外文献不多,只有笼统的认识;国家审计具体目标和项目目标的观点基本统一;关于国家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领域;关于国家独立性的研究,典型代表包括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和美国的一般公认政府审计准则,除此之外,其他文献均以研究民间审计独立性为主;关于国家审计规范和审计报告的文献主要属于介绍性资料,包括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最高审计机关欧洲组织、美国政府责任署、英国国家审计署,以及加拿大总审计长公署等国家或地区的国家审计规范和国家审计报告。 第三章是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框架要素研究。国家审计总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具体目标包括合法性或合规性、真实性或公允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的鉴证,其中:合法性或合规性、真实性或公允性鉴证属于财务审计目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鉴证属于绩效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涵盖以上诸多目标要素。国家审计目标实现机制框架的核心要素包括专业胜任能力的强化机制、独立性的保证机制、审计规范优化机制和审计报告健全机制。 第四章是国家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强化机制研究。国家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包括国家审计机关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国家审计机关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审计权限、审计经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和审计规范等。国家审计机关专业胜任能力的制约因素包括审计经费不充裕、审计人员数量及胜任力不足以及现代先进技术运用水平偏低等,其改进对策包括强化内涵和外部支持;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设计方法包括能力要素法与功能分析法。根据能力要素法,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 第五章是国家审计独立性的保证机制研究。国家审计独立性是指可以保持无偏审计决策的能力,其衡量尺度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独立性指客观、公正的精神态度,它本身很难直接衡量;形式上的独立性指在第三者看来,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在外观形象上是独立的,其衡量标准包括权责地位的独立性、组织结构的独立性、经费预算的独立性、功能管理的独立性和社会关系的独立性。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损害因素包括行政干预、审计资源短缺、被审计单位阻力、社会关系的压力、自我复核和非审计服务,保证因素包括避免行政干预、禁止行为、法律监管、质量控制和道德教育。行政模式的审计体制是损害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系统性因素,向立法模式转变是最佳选择。 第六章是国家审计规范的优化机制研究。国家审计规范包括国家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和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国家审计法的核心内容包括最高审计机关的组织结构、审计权限、审计职责、审计经费、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和审计责任等。其中中国国家审计法的核心问题包括最高职务任期不明确,审计经费缺乏专门的预算制度以及审计权限不合理等;国家审计准则的现实问题包括缺乏完善的准则框架、没有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制定国家审计准则,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缺乏明确的参考标准,其对策包括优先制定财务审计准则、积极探索绩效审计准则和合理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适用标准。 第七章是国家审计报告的健全机制研究。国家审计报告是国家审计目标的最终实现途径,其核心功能在于提供信息。国家审计报告模式有二,其中: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可以采用详式审计报告模式,真实性审计可以采用简式审计报告模式。国家审计报告的核心信息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充分性、重要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国家审计责任类型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责任追究机制的基本要求包括审计目标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审计信息公开,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我国国家审计责任追究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 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方向。本部分总结了前述各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查看全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