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屏山村 |
释义 | 1 湖北省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 简介屏山村是鹤峰县城东去约10公里处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又名平山,因山顶平旷、山侧屏立而得名。屏山之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环绕,有阡陌古道曲径通幽;屏山四周峭壁悬空,小小山村犹如航行于武陵群山之波的孤岛,有“东方诺舟”之称。 ◎ 文化底蕴屏山土司文化底蕴深厚。容美土司在屏山建造有规模宏大的爵府建筑群,迄今存有屏山爵府等遗址50余处,出土过上千件民族历史文物, 2006年,容美土司遗址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是容美土司文化的最大亮点:自明朝中叶至清朝康雍时代的200多年间,容美土司连续六代9位诗人,人人有集,结集为煌煌巨著《田氏一家言》,不仅在土家族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亦属罕见。清初戏曲作家、文学家、诗人、旅行家顾彩曾游历容美土司近半年之久,留下了具有文献价值的《容美记游》。顾彩和容美土司王田舜年的诗文唱和演绎了土汉交流民族融合的一段佳话。 屏山红色记忆凝重。1930年2月,贺龙决定将湘鄂边最大的红军医院设在这个天险之上。据不完全统计,跟随贺龙闹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屏山儿女就有近百名,现有红军无名烈士墓多处。 ◎ 地形地貌屏山地形地貌奇特,整体呈狭长弧形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近20公里,东西宽不到5公里。山体形态变化多样,四周峭壁耸立,溪流环绕,峰峦与河谷底部的高差均在1000米以上,形成罕见的峡谷和地缝风光。植被垂直分布变化多样,自然风光奇特优美。 ◎ 民俗文化屏山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吊脚楼星罗棋布,土家摆手舞、采茶灯、花灯、情歌对唱、哭嫁等历久弭新,以“咂酒”“甩碗酒”“四道茶”为代表的民俗独具特色。至今,土家族先民出征保留下来的过赶年习俗仍然在土家后人中传承。此外还保留有上下悬崖的独一无二的交通工具——绞车。 ◎ 生态旅游开发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开发步伐的加快,古老的屏山生机焕发。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公司自2004年以来,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全力打造武陵地区最大的土司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建成杜宇楼、峡谷栈道、隧道、水榭码头,景区初具规模。屏山大力发展“一户一特”的农家乐,近年来,农家乐和旅游商品开发带动屏山村民人均收入增收1200元。2007年,屏山景区被评为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万人。2009年,屏山成为越野E族深圳分队的穿越探险基地。 据介绍,鹤峰县将通过4年的努力,把屏山打造成4A级旅游景区,使屏山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名村,旅游年收入突破5千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2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 简介地处黄山市黟县县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 ◎ 一、清丽灵秀的山脉水系屏山,这个千年古村,她的名称由来是村北有座状如屏风的高山。清朝诗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时写下诗句:“青山列画屏,雨余翠欲滴。秋叶更春花,纷披似锦织。”的确,屏风山就是一列四时皆丽的锦屏,衬托着建有无数徽派古民居的屏山村落。屏风山是黄山的一脉,西与石鼓山相连于风来岭,此为黟县通住池宁的必经大道;东与一联青山相接于弓家岭,此为屏山村通往黟北宏村的大路。此联青山纵贯于屏山村东,有不少景色各异的山峰。其北端是困睡尖,峰形恰如侧首欲睡的老人。迤南为三姑山,三峰并峙,传为三仙女所化,不少诗人多有吟咏。明朝舒祥在《三峰削玉》中写道:“卓卓三峰落碧天,夜深常见斗星连。春风长养琼崖笋,夏雨沽濡玉井莲。”写的就是三姑山的日夜景色和春夏物产。再迤南就是端凝浑厚的吉阳山,清代另一诗人朱霈在《游吉阳山》中写道:“树密日还少,苔绿径不分。深没岩下水,迸出洞中云。”诗中的石岩指的就是吉阳山腰的大方石,终年流水,远观光亮如镜。再南经东山即至黟渔大道峡口石山。 就在屏风山与这联青山之间的弓家岭,流出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经屏山村于古溪处汇入自黟城南来的漳水。此溪因位于吉阳山麓,故名吉阳溪,亦称吉水,为新安江源头之一。吉阳溪流过村中,两岸粉墙黛瓦,民居幢幢,三里十桥,方便交通。我曾写诗道:“吉山吉水吉阳村,神化三峰对吉门。石板桥头无寂寞,明灯天乐伴黄昏。”写的就吉阳溪今日的风貌。此溪流至村南,筑坝掘渠,引水灌溉田亩,并在与朱村接壤处,开凿月湖,水面约五十余亩,湖泥堆成湖塍,上植松柏桃柳,湖中波光粼粼,与红庙构成一景,是为屏山村水口,因地处长宁里,并含长久安宁之意,取名长宁湖。 ◎ 二、聚族而居的宗法社会历史黟县自古是个宗法社会,聚族而居。清朝沈奎在《黟县杂咏》中写道:“朱陈聚族古风存,一姓从来住一村。野老今年交八十,生来不识县衙门。”写的就是乡村聚族而居,与外交往不多的景况。屏山自不例外,自唐朝则聚居舒姓,故屏山村又名舒村。说起舒姓,不能不上溯到颛顼时代伏羲氏九世孙的叔子。颛 顼 任他为纾的地正,后改纾为舒,遂以地为姓,故叔子为舒姓的始祖,至今约四已千多年。汉武帝时,舒姓传至九十九世舒骏,中举贤良,任官至丹阳太守(在今当涂)。在任九年,施行许多惠政,并留居长住,故皖江南北,包括安徽庐江的舒姓,皆为其后裔。庐江即当时之庐江郡。 再传至一百三十四世舒德舆,因唐僖宗时政治腐败,黄巢起义,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因兵乱,德舆偕堂兄德与、德兴自庐江南逃,德与至歙县长龄桥定居,德兴至黟县长演岭定居,德舆至黟县长宁里(即屏山村)而居,故德舆是为黟县屏山舒姓始祖,至今已一千一百多年。屏山村口有一拱门,上嵌“长宁里”青石横额一幅。由于这段自庐江南来的历史,所以屏山村舒氏宗祠中有楹联一副:“源溯庐江,舒国舒城寻旧派;秀钟徽岭,长龄长演尽同根。”德舆来屏山时,原住皆如庵,至屏山十六世舒佛六,迁至花园畔村心,即今舒姓聚居地方。 屏山十九世舒彦友,于元末明初时,有子三:长曰依仁,称大长房;次曰据德,称外屋;三曰志道,称里屋。依仁传后单薄;据德有子四:外屋长房永彰、二房永文、三房永武、四房永瓒;志道亦有四子:里屋长房铎一、二房矿 二、三房鏐三、四房镛四。如此椒衍瓜瓞,遂成大村,清末支丁已超千人。 宗族社会极重宗法秩序,而以血缘联系。其主要信条是信神、忠君、尊祖,因此建有总祠、支祠,于元旦、清明、中元、小年、除夕各节,分别祀神、奉君、祭祖,长幼行礼有序。外屋总祠为序伦堂,因其建筑高大宽敞,所以又称敞厅;里屋总祠为光裕堂,因其门楼饰以神仙、松柏等彩雕,所以又称菩萨厅。两总祠下各房均有支祠。大长房因人稀财薄,未单独建祠。为尊长兄,每逢喜庆,外屋里屋总祠随其使用。为免族内世系颠倒错乱,排有班辈统之。最近一轮班辈是一首五言诗:“立朝遵尧君,法天广其仁。秉志崇功道,梦怀希纯乡。学成允升用,守令知子民。同年若与选,克家存忠心。”表达尊圣求仁崇道的理想及求学知用、为官爱民,克家忠心的修身之道,用以教育后辈。由于各家婚娶生育有早晚,故千百年来,班辈相距甚远。目前,最高者为“君”字辈,而最低者已至“崇”字辈,相距已达八辈。按旧规排之,辈份高低有别,秩序井然,所以,序伦堂有副楹联是:“合群联雁序,尊祖重人伦。”概括了封建宗法社会的特征。为明确族规,里屋舒志道遗训中主要有“不许衙门当役,不许行赌作状,不许败坏社会(指祭祖的祀会),不许因利屠宰,不许作倡优贱”等。从中可以清楚看到封建等级观念,对某些职业的歧视外,还可以看到对后辈的立身做人要求。 ◎ 三、清正刚直的名宦在中国封建社会,由科举入仕是进入上层社会的一条途径。入仕后有的贪赃枉法、残害人民;而有的尚能体恤民情,薄徭轻税,惩治贪官。黟县屏山由科举而中进士的自宋至清有舒介夫、舒升中、舒彦中、舒夷中、舒宾王、舒擢、舒叔宝、舒荣都、舒崇功、舒斯笏等人,至于中举人的更多。这些人中,为官清正刚直,留名后世的主要有(有些则因缺乏历史资料难以详叙): 舒志学,明万历戊子举人,任广东海阳知县,在任时政简刑轻,甚得民心。 舒崇功,明万历丙辰进士,浙江衢州知府,轻徭薄赋,捐桔林租赋,免云雾山采木赋税,减轻人民负担,同时抑制奸商,安定社会经济秩序,后升任福建福宁兵备道副使。舒崇功重学善文,著有《诗经讲意》。 舒华先,崇功子,明朝时任山东莱州府通判,督理德州仓储时,减轻差役,免除过多税额,兴利除弊,冰清自守,有《练涛集》等著作。 舒荣都,明万历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升为御史。明神宗时,上“虚、公、严”三字 ,直言清政在于选择宰相,并大胆弹劾边防不力的督抚周永春等及弹劾自立门户的通政贾继春等。舒荣都两次巡按湖广,平贵竹土司叛。后,宦官魏忠贤专权,专横无忌,都御史杨涟、左光斗等上书弹劾,反被魏忠贤杀害。舒荣都因与杨、左联名劾魏,亦被魏忠贤所害。至崇祯帝时,魏败,被害者均得昭雪,追赠舒荣都为太常寺卿,并敕建屏山九檐门楼及黟县石山口“望重柏台”牌楼,表其忠贞。 舒斯笏,清光绪进士,钦点主政,任兵部主事,为官正直,关心桑梓教育,后为本邑总纂《黟县志》四志。舒斯笏精于古文典籍,晚年能涉足科学,接受新事物,有自挽联表达其人生抱负,联文为:“合卅六种质以生,今日各还原,幸有文章留宇宙;待五百周年而后,他时重出世,再将神智整乾坤。”遗著有《水月主诗文稿》等。 人们怀念的革命前辈 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屏山村有不少人投身革命,作出了贡献,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主要有: 舒丽瑜,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黟县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在中共华东局《战地青年》任采访编辑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俘,在上饶集中营重建狱中中共支部,任组织委员,并先后发动茅山岭暴动及赤石暴动,掩护战友突围,而自己却遭敌人包围而被捕,并在狱中壮烈牺牲。 舒政海,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就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黟县屏山各地进行革命活动。积极领导当时黟县开展的“打倒神权,反对封建迷信”运动及参加际村暴动。后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建立功勋,解放后任芜湖市人民法院院长、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 五、学有专攻的文化英才屏山村,素来重视教育,文风极盛。清以前,村塾不少,学子除部分科举入仕外,其他于诗词书画各有成就的亦复不少。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废科举,兴新学,黟城办起碧阳高等小学堂,屏山亦先后办起启蒙、尚志初等小学堂,后合并为私立屏山小学,并收女生,以作育英才。毕业后,有人负笈外出求学,深造于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及其他高等或中等学校,从事学术研究并深有成就,其中有: 舒希武,明朝人,博览经史,曾督学沧溪,经聘曾主掌白鹿书院,四方从学者甚多。 舒祥:明明诗人,任浙江宣平教谕,善文词,著有《窃芳集》,其咏《石鼓山》有句云:“云过半山看有影 ,泉流深树听无声”,意境幽远而对仗工整。 舒度,清代学者,苦心向学,弟子日众,对于朱氏所论“四书”,研究心得尤深,著有《四书会通》。 舒学诗,清代学者,精于考据学。有疑义,详为注解;遇讹舛,细为核雠 。著有《求放心斋经解》。 舒之翰,清代书画家,少负大志,工书善画,尤善画兰,求书画者接踵而至。为文不拘绳墨。后投笔请缨,累功赏布政使衔,曾任西宁兵备道使,善藏书画。 舒元达,清代书法家,精心研究书法,老至入神地步,其笔势如怒猊抉石,而结构谨严。 舒耀宗,现代学者,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与同乡欧阳道达等组“黟麓学社”,主编出版进步刊物《古黟新语》,并著文宣传民主科学,抨击封建迷信,提倡妇女解放。学术专攻中国语音学,为我国早期语音学家,并有《黟县方音调查录》等《学术论文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 舒仁文,现代学者,研究达尔文进化论有一定成就,并于早年翻译《人类的由来》等书。 舒绣文,中国人民杰出艺术表演家。在屏山,亦不乏巾帼英才,她是舒斯笏之孙女,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参加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配音工作,后参加田汉组织的春秋剧社,演出许多进步话剧。舒绣文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盟员,并在上海同当时名演员胡蝶、白杨等合作拍摄多部故事片,由于高超表演艺术,蜚声影 坛。抗日战争爆发后去武汉,在我国第一部抗日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中任主演。后去重庆,经常得到周恩来同志的关怀。1940年赴陕北榆林拍摄《塞上风云》外景,两次经过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她。抗日战争胜利后,与白杨等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进步影片。1949年北平解放,舒绣文应邀参加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随解放军南下,体验部队生活,先后主演《女司机》、《一场风波》等影片,并主演《骆驼祥子》、《关汉卿》等著名话剧,成功塑了虎妞、朱帘秀等艺术形象。舒绣文1958年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舒绣文患心脏病,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同志多次前往探望。在患病期间,仍坚持上班演出。“文革”时期,受到“四人帮”残酷迫害,被折磨而死。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大、政协、妇联等单位在八宝山公墓为其举行追悼大会,邓颖超主持,曹禺致悼词,肯定了舒绣文的光辉一生和艺术成就。 3 江西省石城县屏山镇屏山村◎ 简介屏山村位于屏山镇中部,地处琴江河西岸,地势较平坦。以驻地屏山圩命名。2003年共有25个村民小组,1070户,4624人。耕地总面积2201.95亩,其中水地1757.95亩,旱地444亩。山地总面积4800亩。1984年改为屏山村。 ◎ 其他相关1999年修建了屏山至燕首水泥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2000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西环路水泥街。2002年,在西环路西边建成总面积6800平方米的屏山贸易城。 4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屏山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屏山村隶属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仙游县西部的屏山惠格岑下,其地形为四沟五龙的丘陵地段,度尾镇三大溪流大目溪源流屏山云坑山沟。东与埔尾村、西与苦竹村、北与云居村相连,南与永春县湖洋镇玉柱村接址,距仙游县城26公里,仙永公路贯穿本村全景,全长9公里。 ◎ 村落与居民屏山村落面积3.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048人,户数720人,姓氏:胡、卢、林、郑、陈、严、徐、苏、王、刘、卓,民族:汉族。地形分散辖五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 ◎ 村风村貌屏山村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尊老敬贤,文明礼貌,安定团结,十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历史人文]屏山村始祖与南北朝,自浙江入闽,定居坪峰,埔尾至今源远流长。 ◎ 建筑景观屏山村现留和重建古建筑有:上坝宫、保益府、寨里大帝朝、岩领宫;古寨历史悠久,名为寨、山寨、寨墙高度7米,总长2100米左右寨墙大部份保存尚好,四个寨门现存二个。当时是防御土匪和避难的地方,寨里面积0.27平方公里,现居住三个村民组,人口680人。屏山村云坑现存千年古榕壹株,树头围径12.5米,古榕占地面积3亩多;圳口水库建于屏山村圳口故名为圳口水库,1958年开工,1960年竣工,水库坝高27米,坝长190米,完成土石方20多万立方米,水库积雨面积7.9平方公里,水库总容量149万立方米。水库渔类养殖面积150亩,水库有效灌溉面积8600多亩。 ◎ 物产经济屏山村村民经济收入为主靠农业,全村耕地面积1126亩,大部为梯田,屏山村自然条件较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厘米,大田农业以水稻为主,还有甘庶、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山地面积11000亩,已建速生丰产林(巨尾桉)基地2800亩,桉山坡地栽植水果有龙眼、枇杷等。 5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屏山村屛山村原本位于海拔600多米的屛山,99年后下山脱贫全村45户共计130人,其中党员9个,其主要经济农作物是高山有机茶叶,板栗,宣莲等,村内现有田地100多亩,村庄建设达到小康标准,农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下山脱贫不仅从经济上更从思想上给该村农民带来了新变化,该村将会紧跟社会的步伐,把该村建设的日益完善。 6 云南省宣威市来宾镇屏山村◎ 村情概况屏山村隶属于来宾镇新田村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镇边,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15公里,(不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3亩,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10 ℃,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337.09亩,其中人均耕地1.45亩;有林地41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5户,有乡村人口796人,其中农业人口758人,劳动力3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18人。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5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去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8.3万元,占总收入的32%;畜牧业收入153.5万元,占总收入的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16头,肉牛18头,肉羊12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0.2万元,占总收入的17%;工资性收入14.3万元,占总收入的19%。农民人均纯收入4125.9元,农民收入以种、养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6人,在省内务工71人,到省外务工5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去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70户通自来水,有12户饮用井水,有18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80户通电,有4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5%、55%和1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0户(分别占总数的83%和1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7辆,摩托车1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0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69亩,有效灌溉率为9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6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 亩。 该村到去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