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惑 |
释义 | 古语-不惑基本释义不惑: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4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高级含义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有关诗词《满庭芳-不惑》文/老街味道 可叹嬴秦,痴迷魏武,算来只为人忙。 烽烟四起 ,斗狠问谁强。 莫道功名诱惑,到头却、一枕黄粱。 寒宫内,孑然清影,醉里数星光。 未央。 年不惑,半生辛苦,些许彷徨。 欲何求?粗茶淡饭清觞。 也拟泛舟湖海,又难舍、儿女情长。 芸窗外,秋光恰好 ,唱我满庭芳。 《望江楼》作者:白居易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歌曲《不惑》不惑:梅艳芳的一首歌曲,于专辑烈焰红唇、永远的梅艳芳 歌曲:不惑 歌手:梅艳芳 漫步在似曾相识不知名的街 黄昏的颜色将我勾回了从前不惑 现在我知道了答案 原来是海枯石烂说好的未来 现在已不必再问为什么分开 不惑了解了爱情的极限 微风吹过那些脸红的画面 细雨冲淡无言的心碎从熟悉的人变陌生的人 爱只是很难修的缘 不再迷惑分分合合的缠绵 不再追问冲动的誓言是否你记得 还是你忘了让微风摇着我荡时间的秋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