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防实力
释义

国防实力指的是,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方面的实力。

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彭德怀纪念馆

彭德怀纪念馆坐落于彭德怀同志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是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彭德怀纪念馆控制面积30公顷,占地面积160亩,于1996年9月16日奠基,1998年10月20日建成开馆,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现为副处级全民事业单位,归口中共湘潭县委管理。担负着彭德怀故居、纪念馆、彭德怀铜像、德怀墓、德怀亭等纪念设施的管理和宣传、彭德怀革命文物资料收藏和保护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兼有彭德怀生平业绩和思想研究的重任。

彭德怀纪念馆开馆以来,始终坚持“游客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的服务宗旨,并以其精美的陈列、恢弘的气势、优雅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先后荣获98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等殊荣。相继被上海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湖南步步高连锁有限公司等160余家企事业单位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

释义

词:国防实力 拼音:gúo fáng shi li

解释

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称为国防。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 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后汉书·孔融传》

加强国防建设

详细解释

1. 古代认为礼仪事关国体,必须严明,谨防僭越,故称。

《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 荆州 牧 刘表 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地,拟仪社稷……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2. 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所采取的军事及其它方面的防御措施。

《宾退录》卷二引 宋 张载 解《诗·卷耳》:“闺阃诚难与国防,默嗟徒御困高冈。” 梁启超《新民说》十四:“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 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言语中的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最高元首到每个公民,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识形态都与之密切相关。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强调质量建军胜过“人海战术”。和平时期国防的作用是威慑,要求不战而胜;战时国防的责任是实战,目标是胜利。

意义

国实力防伴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丘吉尔有一句名言: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言—语中的。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1、国防的主体:国家。

2、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 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3、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

4、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重要性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 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 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

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最高元首到每个公民,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识形态都与之密切相关。

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田力的竞争。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强调质量建军胜过“人海战术”。和平时期国防的作用是威慑,要求不战而胜;战时国防的责任是实战,目标是胜利。作用:

⑴国家安全保障。 ⑵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⑶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种类型

扩张型。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自卫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我国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联盟型。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中立型。中小发达国家严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

中国属于积极防御自卫型的国防。

国际形势日渐缓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居安思危,我国既要加速发展,也要确保安全。“国富”“兵强”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

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国家实力、国家潜力、把潜力转化为实力的能力。国家充分

利用各种条件和能力,尽快而有效地将各种条件和能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这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现代国防,仍以军事斗争为基本形式,与此同时,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非军事斗争愈演愈烈,其作用日益重要。

现代国防既是国家行为,又是国际行为

国防的国家行为主要表现在:国家利用各种条件和能力建设国防;依靠强大的国防,政府就能集中精力制定政策,调动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确保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国防的国际行为主要表现在:国内与国外、国防与国际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和平与战争、国际经济繁荣与衰退都直接影响国家和国防建设;国际和周边局势动荡,国家必须在国防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一旦遭受外来威胁或外来侵犯,必须动员国防力量,迎接外来挑战。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

最低层次目标是自卫目标,国防范围限定在国家领土、领海范围内,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级层次目标是区域目标,其范围限定在国土之外有限的周边区域内,着眼于增大国防纵深和弹性,为本国安全和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周边环境。

最高层次目标是全球目标,国防范围遍及全球,着眼于保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

新中国国防成就

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展示中国国防

中国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9日的命令,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全国

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国家的中央军委设立后,中共中央军委同时存在,为避免机构重叠,中共中央决定,国家军委与党的军委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其组成人员完全相同,而且全体军委委员都由共产党员担任。党的中央军委与国家中央军委并存,同时向中央和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负责。这种领导体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惟一的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关于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战略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向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迈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军队的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走进21世纪的人民解放军将按照江泽民主席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人民解放军将以新的面貌勇敢地面对任何挑战而不辱使命。

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下,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从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提出“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一基本指导方针之后,作为一支伟大战略力量的我国国防后备力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关心后备力量建设,各级军事机关狠抓后备力量建设,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后备力量建设的可喜局面。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是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和理论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中国古代的兵制建设

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在武装力量体制上,我国古代一般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在军事领导

体制上,各朝代在军事领导体制方面的做法虽然不尽一致,但皇权至上,军队的调拨使用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

在兵役制度上,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和军事需要而发展变化。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战争规模小,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封建社会时期,民军制逐渐演变为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兵役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等。

中国古代国防工程建设

中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海防,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京杭运河以及海防要塞等。

城池是中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城池建筑始于商代,之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近代。由此,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主要的样式之一。

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

给予的启示

1,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

3,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

4,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5,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7: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