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学云 |
释义 | 郭学云(1894—1926),又名学文,字伯潜。广东省大埔县大麻镇小留村人。先后毕业湖北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 1919年,郭学云南下广东参 加孙中山领导的队伍,任粤军第一师机枪连连长、学兵营连长。1922年随军北伐,攻克赣州后,以 军功升任第一师独立营长。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北伐受到掣肘,部队奉命回师,后粤一师被陈炯明收编,驻守和平,11月独立营改为一师二团二营,任中校营长。 1923年1月,与二团团长卓仁机、三营营长张发奎在幡龙水起义,起兵讨陈。2月,孙中山重建元帅府,4月4日,组建中央直辖粤军第四军,郭学云任第四军参谋长。 1924年秋,第四军奉命招抚两阳。郭学云任前敌指挥,率部攻入阳江,接着收复阳春,以原职兼行营主任,率部回驻荻海。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原大元帅 府改为国民政府,所属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改编后,郭学 云任第十二师参谋长。 1925年10月,十二师所属第34团随友军参加第二次东征。不料 南路琼崖军阀邓本殷又告叛变,新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张善铭、第十 二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王文明、旅长陈铭枢奉命率军南征,召请郭 学云至江门商讨军机,调兵应敌。时第十二师师长梁鸿林以其兄梁鸿楷被政府扣押,于10月18日指挥所属两团哗变。10月21日师部被第4军独立旅截留,他返抵师部〈荻海)时,师长梁鸿 林已辞职离开,于是流言四起,各团官兵心持两端,军心不稳。他急 发电劝慰,苦口婆心申明革命大义,值第34团东征归建,师部再行哗变,他闻报,遂拟退至新昌,扼守待援,亲督卫士特 务连上船准备开拔,不料突遭变节的勤务兵枪杀于舟中,时在10月 24日,牺牲时年仅31岁。11月14日,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