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对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初步候选人进行公示的通知
释义

桂教人〔2010〕23号

关于对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初步候选人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自治区人社厅《关于开展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0〕43号)有关精神,在各高校推荐的基础上,我厅组织专家进行了评选推荐。根据评选结果,经研究拟向自治区人社厅推荐韦化、夏宁、张学洪、席鸿建、黄春波、林若森、蒋治良、周善义、钟瑞添、袁旭、尹瑞兴、赵永祥、韦平等13名同志为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初步候选人。根据有关要求,现对13名同志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请各有关高校对本校候选人予以公示,并于4月12日前将公示结果书面报告我厅。

附件:

1.初步候选人名单

2.初步候选人主要突出贡献事迹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二○一○年四月八日

附件1、初步候选人名单

序号 姓 名 单 位

1 韦 化 广西大学

2 夏 宁 广西医科大学

3 张学洪 桂林理工大学

4 席鸿建 广西财经学院

5 黄春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6 林若森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7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

8 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

9 钟瑞添 广西师范大学

10 袁 旭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 尹瑞兴 广西医科大学

12 赵永祥 广西医科大学

13 韦 平 广西大学

附件2、初步候选人主要突出贡献事迹

一、韦化教授

韦化教授,曾留学日本国立广岛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电力系统最优化领域的研究,在本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曾两次应邀到清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主持的“基于优化理论的互联电网CPS标准下的AGC控制策略研究”项目,投入广西电网运行一年多来,获得了多发电量超过1.5亿度的经济效益,比传统的PI控制减少了AGC机组的调节次数近60%,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主持的“基于优化理论的广西电网水火电力最优联合调度”项目,取得了每个调度周期(24小时)节约燃煤约1000吨的经济效益,达到节能优化调度,实现“节能减排”、“零弃水”的调度目标,体现了优化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主持的“最优潮流应用软件模块嵌入苏丹国调OPEN-3000EMS系统”项目,经过激烈的国际竞标,击败了西门子等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实现了我国大型电力软件走出国门零的突破。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高校博士科研基金1项、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项目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及广西电网公司等科技项目2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在世界著名的学术刊物 IEEE Transaction Power Systems 上发表文章6篇,国际会议2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2008—2009年,国家专利3项:(1)调度子站通信集成服务器;(2)网络单向通信控制装置;(3)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装置。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带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主持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主持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获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主持的“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工、学一体化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首批广西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二、夏宁教授

创新性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是广西内分泌代谢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在研究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和甲亢突眼的免疫机制方面达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和甲亢突眼的治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2篇,影响因子5.05),主编出版著作1部。主持承担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1项。

《2型糖尿病KK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研究及APP17肽对其影响》 2005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早期Graves眼病免疫机制的相关研究》 2007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内科非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与中医虚症关系的研究》 1997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β细胞能量状态与胰岛素分泌调控机理的研究》2001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4;《提高广西高校综合实力对策研究——关于制定广西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2006年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6。

三、张学洪教授

主持完成国家“863”课题(2003AA601060,国拨经费:642万元,第2负责人)、国家基金(40663002)各1项和省部级项目10项,以及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横向课题100多项,累计获得的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为广西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2008ZX07317-02-03,国拔经费:1100万元)和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集成研究”等科研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2项排名第1)、三等奖3项,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3部,主审教材1部;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多篇)。2009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盐度采油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1); 2008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及在桂林市工程示范(排名第1);2007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桂林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排名第3);1995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寻找隐伏矿的研究及找矿效果(排名第5);2009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砷的吸附与沉淀—溶解作用研究(排名第2);2008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排名第2);1996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多种新方法寻找隐伏锑铜矿研究及找矿预测(排名第7)。2008年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具有地方特色环境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排名第1);2008年获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排名第3);1997年获广西教学成果二等奖:给水排水专业联合办学实践(排名第5);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主持人);2008年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持人);2007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2006年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1)《一种修复铬污染水体的装置》(ZL200820104309.5);(2)《直流电解污泥反应器》(ZL200420092297.0);(3)《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方法》(ZL20071010805.2)。

四、席鸿建教授

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广西软科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等20多项;公开出版了《中国—东盟人才培养研究》、《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提升与跨越》等专著10多部;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 20余篇)。主持的《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与实践》和《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分别荣获第五届、第六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混沌及周期运动等的若干问题研究》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图及连续体映射的动力系统的研究》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循环战略-建设自由贸易区与融入区域经济背景下广西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项目获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五、黄春波教授

2002年创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获国家精品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担任课程负责人《居室空间设计》和主持申报《成衣设计》获国家精品课程;是室内设计技术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示范建设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2007年荣获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所带领的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所负责部门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高职院校中起到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荣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职组优秀奖,排名第一。2009年主持申报的《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获广西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排名第一。2007年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8年所带领的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所负责的艺术工程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4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2005年获“广西十佳室内建筑师”。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六、林若森教授

2002—2009年担任系主任期间带领全系教师抓好专业规划、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带头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融入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之中并加以实践,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制造类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达到97%以上,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职技能大赛2008、2009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带领的数控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先后评为国家教学团队和广西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主持开发的课程“零件数控铣削加工”2008年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担任带头人的数控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西精品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广西精品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

近五年主持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6项,参与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10项;其中《高职数控技术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探索》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一;主编高职高专教材2本;公开发表论文13篇。近三年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2005年获“广西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8年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主动整合校、企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改造以及产品加工制造等业务。承接企业产品加工业务每年创产值2000万元、利润200万以上,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每年超过15项;还通过大胆实践,与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和通过实习基地外置,建立“厂中校”等方式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极大的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

七、蒋治良教授

近5年来,在纳米催化分析、共振散射光谱分析、催化动力学分析等前沿学科领域开展了较系统的创新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独立开创了纳米催化光谱分析新方向,发展了4大类免疫纳米金催化-银/金/铜/氧化亚铜微粒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新技术,建立了16个临床分析和环境分析新方法。在该方向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在国际一流自然科学刊物发表SCI影响因子IF大于4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4篇,IF高达7.717的《Clin. Chem.》论文、IF高达5.454的《Anal. Chem.》、IF高达5.062的《Biosen. Bioelectron.》论文是广西相应三个学科SCI一区和Top journal论文零的突破。2009年《配合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和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在环境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模型蛋白质与靶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后续效应研究》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免疫纳米催化共振散射光谱分析》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独立开创了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新领域,发展了共振散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新理论。发现较大粒径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散射光增强的根本原因之一;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效应、光源的强度分布及检测器的光谱响应曲线、分子吸收是产生同步扫描散射峰的三个主要因素;共振散射效应是导致液相纳米微粒物质呈色的又一重要原因。建立了40余种重要物质的70多个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新方法,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IF高达4.04的《Environ. Sci. Technol.》论文是广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国际Top journal论文零的突破。2004年《无机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3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3项(授权4项),共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其中SCI国际一流期刊(Top Journal)论文10篇,IF大于3的论文17篇。

八、周善义教授

主持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在蚁科昆虫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2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1部,发表新物种60多个。《广西蚁科昆虫系统分类研究》200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切叶蚁亚科系统分类研究》2009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高师生物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3。

九、钟瑞添教授

钟瑞添教授是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恩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区社科联副主席,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广西师大基地的首席专家。获“广西优秀专家”、“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

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个人独著和主编学术专著共15部,教材4部,发表论文近50多篇,成果累计总字数达150多万字。成果曾获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佳作奖1项;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共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教育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和国家“985工程”项目各1项,自治区重大项目2项,社科规划课题3项,教改项目3项,项目总经费达到100多万元。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性开展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成就突出。连续多年深入恭城、富川、龙胜、贺州、宜州、昭平等地民族农村做调查研究;承担了这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985工程”项目;取得了《印象恭城》《新农村新型农民》《论县级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系列成果;成果在桂林、贺州、河池等地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宣传、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和普及,影响广泛。承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的两个重大项目;主持编写的《真理,您告诉我》《从政明镜》《永葆先进性》等著作,突出了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可读性等特点,被选为全区大学生、党员和干部理论学习指定读物,为理论普及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十、袁旭研究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三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子课题一项;省部级项目等共32项,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41篇;获省部级特等奖一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二项(排名第一、第二)、省部级二等奖二项(排名第一、第四)、省部级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省部级及厅及成果应用24项。

“广西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获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环北部湾物流经济联系协调发展研究”2008年获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西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2004年获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与机制的分析”2004年获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2009广西省级教改特等奖,排名第一。“机械模糊可靠性设计理论”200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十一、尹瑞兴教授

在心肌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以第一负责人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4项。共发表论文249篇,其中英文论文52篇,SCI论文34篇(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影响因子大于5.0有2篇,总影响因子为81.166;中华系列期刊45篇,Medline收录47篇。

冠心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再狭窄的防治研究,2006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心肌细胞凋亡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2009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后心血管活性肽变化的研究,2001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心内膜心肌纤维化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研究,199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心肺心钠素及其与心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199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复杂异型缝隙连接通道和磷酸化对心脏细胞通讯调控的研究,2006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十二、赵永祥教授

主要致力于免疫移植药物、肿瘤疫苗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临床诊治新方法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课题9项,经费1230万元;成果鉴定两项,申请专利3项。在TRANSPL IMMUNOL等SCI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1篇。创建了厦门大学、海南医学院两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和海南省热带病重点实验室疫苗研发中心。成功实施了国际上首例高危复杂多合并症临床心脏移植;提出了主支气管断裂诊治新思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美国肿瘤生物预防治疗研究优秀成果奖(排名第一),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南大学省级重点学科新技术应用推广奖(奖牌)(排名第一)。

十三、韦平教授

作为广西家禽与禽病学科的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广西科技攻关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在三黄鸡马立克氏病分子抗性育种、禽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及其防控的研究等居国内先进水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制定广西地方技术标准5个,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在GenBank累计注册120条病毒及鸡的序列。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等成果奖励。带领本学科团队为家禽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将研发的成果应用到家禽生产中,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2亿多元。

“禽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广西鸡大肠杆菌的研究”,199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抗小鹅瘟及鸭瘟的双价高免血清的研制”,2008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禽副粘病毒病快速鉴别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1998年获“自治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