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庄诗赋弦 |
释义 |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 河北 · 廊坊 · 固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官庄诗赋弦 遗产编号:1—5—19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廊坊固安县 遗产级别: 省 详细介绍固安县官庄村位于县城北五华里处,北依永定河,西邻大清河,是固安境内较为古老的村落之一。 现仍在该村生存繁衍的诗赋弦是流布在京固一带的地方稀有剧种。诗赋弦的前身是明未清初流行于北京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称为“十不闲”,“十不闲”吸收了凤阳花鼓、莲花落等民歌腔韵。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左右,直隶宛平县(今大兴)朱家务村贾万全和张家务村朱广达在吸收“十不闲”精华的基础上,始创独具地方特色的诗赋弦。 诗赋弦剧目的思想内容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同时还有对科举制度的抨击,对卖官鬻爵的官吏制度,甚至对整个腐败社会的揭露。诗赋弦剧目的另一重要的思想内容就是反对封建落后的婚姻制度,赞扬美好的爱情,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其次歌颂正义批判邪恶,劝人向善的思想,在诗赋弦剧目中也尤为突出。 诗赋弦剧目善于运用喜剧和闹剧的形式,让坏人在台上丑态百出,自我暴露,对邪恶势力嬉笑怒骂,极尽讽刺挖苦。剧目很注意戏曲效果,讲究戏曲的传奇性,特别是一些大型剧目,一般都是剧情曲折,起伏迭荡,环环紧扣,出奇制胜。 诗赋弦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它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