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故城县营东新区 |
释义 | 总体概况营东新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饶阳店镇西部,毗邻裘都大营,距京九铁路仅3公里,其中省级公路邢德线穿区而过,三小时经济圈可达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郑州等城市和机场,货物集装箱可直达塘沽、黄骅、滨州、青岛等四个港口,交通组织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是承接中国东部产业聚集、南资北移的最佳落脚点。并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区所有干部职工和企业老板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这一意欲打造为“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毛皮生产加工集散基地光荣诞生,并必将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营东新区特色别具一格,优势得天独厚,并以高傲的姿态、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国内外宾朋的考察、参观与投资。 其中三大特色分别为1、环境优雅,产业集中。营东新区是以裘皮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工业园区,总规划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采用“一环三纵三横”框架方格布局,共划分生产加工、皮草交易、综合服务、仓储物流和生活居住五大功能区。该区四周水系环绕,区区林果相间,蓝色水系渗透渲染,区内环境优雅,产业链条完备,生产生活方便舒适。主导产业皮毛加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5%以上,从生皮的购进到各种皮张的硝染、拼接、整形、制作,再到裘皮服装的研发设计、成套组装、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已实现了“一条龙”产业化发展。 2、功能完备,活力四射。近年来,营东新区先后投资20多亿元组织实施了道路水系绿网工程、裘皮工业品出口标准化示范工程、科研信息数字化工程、生态环保工程和企业星级化创安工程等五大工程,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并坚持抓服务、优环境、提品位,全面提升营东新区核心竞争力。目前,营东生皮专业交易市场、皮草辅料商城、仓储物流交易中心、污水处理厂、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一大批配套项目相续建设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万亩千家规模工业圈层、水系绿地景观圈层和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区圈层“三大圈层”,现已发展成为集生产加工、科研信息、会展交易、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 3、发展迅猛,潜力巨大。短短几年内,营东新区已入驻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总投资规模达到150亿元。2011年区内企业中高档裘皮服装生产量已达300万件(套),总产值达97.5亿元,企业纳税近亿元,已成为中国裘皮产业发展的重要集中区。2010年8月经省、市各级部门审核验收,营东新区被授予“河北省皮毛产品出口基地”、“河北省裘皮技能培训基地”和“河北省出口裘皮工业品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六大优势分别为1、传统优势。裘皮裘革产业是故城县的传统特色产业,皮毛购销、皮毛皮革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故城人就开始从事生皮熟制加工,裘皮产业发展于明清时期,繁荣于改革开放的今天。 2、产业优势。营东正处于具有传统裘皮加工优势区域腹地,周围两市四县二十多个乡镇,村村有皮毛企业,户户作加工,商家云集,产业优势明显。 3、资源优势。营东创建于故城县皮毛加工与畜牧养殖两大生产基地之上,原材料、土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充实富足,购销两旺。 4、人脉优势。目前,营东商会已加入中国皮草协会,在其帮扶下,营东新区已与省内的大营、辛集、尚村、南宫等裘皮集散基地和省外的崇福、海宁、余姚、肃宁、徐州、广州、武汉、厦门等裘皮集散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与俄罗斯、韩国等国际皮草皮革大市场成功对接,市场人脉源远流长。 5、生态优势。在规划设计上,营东新区四周以清凉江、新堤干渠、子路支渠和辛庄支渠作为园区外环水系,与区内“五湖四渠”水系整体开发,共聚新区灵气。沿外环水系以果木树为主,营造百米宽的绿化带,作为新区绿色屏障。每条主干路都与水系、绿地兼容相随,节点与绿色景观完美结合,环境优美和谐。 6、后发优势。在十二五期间,故城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规划定位和“国际化标准、通透式开放型裙楼布局、节点与绿色景观完美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采用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下店上厂,前店后厂,中心店分散厂,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发展,实现集约型生产集群与国际集散中心的有机统一,将其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裘皮生产、加工、贸易为一体的裘皮集散基地。 发展历程营东新区自2006年开工建设以来,先后经历了营东工业小区、营项目区和营东新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营东新区生产区在06年启动时,一期建设尚是478.5亩,到08年底才入驻企业35家,总投资规模仅为25亿元。自09年4月份以来,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以营东新区为主平台,连续三年开展了三次大规模裘皮裘革产业集中招商活动,致使入区企业达到400多家,协议总投资达到150亿元,建成面积拓展到8000多亩,5平方公里起步区定位成型。实现了园区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尤其是目前“四园、三基地、一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产业园、恒兴创业园、北京红日科技园、文在商贸园、国际毛皮商贸基地、保税物流加工基地、裘皮辅料商贸基地、国际裘皮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极大提升了园区影响力、辐射带动力和吸附承载能力。 发展现状目前营东新区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基本实现了水、电、气、热、电信、网通等“六通一平”, 功能配套日趋完善。现有100多家企业竣工投产,100多家企业开工在建,累计完成固定投资35多亿元。区内主导产业裘皮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5%以上,从生皮的购进到各种皮张的鞣制、拼接、整形,制作半成品、成品,再到成套组装、包装设计、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实现了“一条龙”产业化生产。并且园区产业聚集更快,入园项目更优。目前落户营东的企业既有国内浙江、上海等地的大企业、大财团,又有来自美国、韩国等地的投资商;既有外资企业,又有上市公司,裘皮产业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高档裘服生产转变,企业产品由内销向外销拓展延伸。 2011年区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企业纳税近亿元,区内从业人员已达1.5万人,年产各类裘皮服装三百多万件,企业产品已占领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浙江、四川、河南、山东等二十多省市的国内皮毛市场,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西欧等国家。全年出口裘皮工业品2000多批次、100万件套,出口金额5亿美元。2010年8月份经过省、市各级部门审核验收,营东新区被授予“河北省皮毛产品出口基地”、“河北省裘皮技能培训基地”和“省级出口裘皮工业品标准示范化区”称号。同年12月份,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 “中国皮草产业孵化基地”和“中国裘皮品牌培育推广基地”。当前营东新区作为故城县裘皮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潜力巨大、活力无限、前景无限。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这一区域品牌,已得到业界同仁的普遍认同和赞誉。 发展前景十二五期间,营东新区将按照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建成“万亩千家规模、产值超百亿元、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基地”为奋斗目标,把握好机遇、速度、对标与定位四个关键点,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采取“营东新城超百亿产值产业聚集区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力争用1-2年的时间完成裘皮城核心区主体建设,入园企业达到500家,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营东新区向营东新城的转变;第二步,再用1-2年的时间,建成全省超百亿产值产业聚集区,实现营东新城向产值超百亿产业聚集区的突破;第三步,营东新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上千家,并逐步由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再由创造型向引领型转变,实现集约型生产集群与国际集散中心的有机统一,实现超百亿产值产业聚集区向中国北方国际裘皮城迈进,最终将其打造成集科研信息、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裘皮生产、交易集散基地,包装上市,走出一条产业兴城、强企富民的成功之路。 地址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镇营东新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