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博和哩姓
释义

简介

博和哩[博和哩、博赫裏、蒲古裏,读音作bó hè lǐ(ㄅㄛˊ ㄏㄢˋ ㄌㄧˇ),满语为Bohori Hala]

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蒲古里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和哩氏,亦称博赫里氏,源于金国女真蒲古里氏,以姓为氏,满语为Bohori Hala,汉义“豌豆”的意思,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爱湖(今黑龙江爱珲)、白都鲁(今黑龙江流域)、黑龙江沿岸等地。

今满族博和哩氏多冠汉姓为蒲氏、博氏、宝氏、窦氏等。

郡望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历史名人

博和哩·塔勒岱:(公元?~1686年待考),满族;满洲镶白旗人。著名清朝镶白旗蒙古都统。

初授噶布什贤壮达(前锋统领)。

清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博和哩·塔勒岱从征缅甸,授前锋侍卫。吴三桂反叛,从军,从穆占逐贼野狐岭。贼隐深林中,出步骑诱战,发其伏,歼之。克阳平关,进次保宁蟠龙山。师败引还,两遇贼,击之败去,予拖沙喇哈番。从讨王辅臣,战陇州,进围秦州,克之。遂趋平凉,屡捷。

清康熙十五年,上命博和哩·塔勒岱从穆占移师湖南,驻攸县,击败吴三桂部将王国佐。又败黄士彪、裘万宝於酃县、桂阳州;败吴国贵、吴应麒於永州、沅州。凯旋,授护军参领。后擢升镶白旗蒙古都统,进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博和哩·塔勒岱逝世,上赐谥号“勇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