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膻制度 |
释义 | 春秋时有“公膳”制度,但只有国君、卿、大夫才能享用“肉食”。 “肉食”,是指春秋时代的一种制度,在朝廷执政的官员,由公家供应伙食,也叫做“公膳”。《左传·襄公廿八年》:“公膳日双鸡。”即指此。因此凡是在朝廷能得“公膳”待遇的官员都称为“肉食者”。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曹刿在《左传》中只出现这一次,从文中叙述来看,他能谒见庄公,也决不是一般的平民,应属于士大夫阶层,但当时投置闲散,不是在朝执政者。 据《判曹食堂壁记》记载: 古之上贤,必有禄秩之给,有烹饪之养,所以优之也。汉时尚书诸曹郎,太官供膳;春秋时,齐大夫公膳日双鸡。然则天子诸侯於其公卿大夫,盖皆日有饔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