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 |
释义 |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Baudouin de Courtenay),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1866年在华沙高等学校毕业。1870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75年获俄国彼得堡大学比较语言学博士学位。自1897年起任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1897年开始担任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曾任喀山大学、彼得堡大学、华沙大学等校教授。并于喀山执教期间,创立了喀山学派。后来的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 简介博杜恩·德·库尔德内(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Baudouin de Courtenay) ,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1866年在华沙高等学校毕业。1870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75年获俄国彼得堡大学比较语言学博士学位。自1897年起任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1897年开始担任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曾任喀山大学、彼得堡大学、华沙大学等校教授。并于喀山执教期间,创立了喀山学派。后来的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 人物年表1845年3月13日,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生于波兰拉杰明。 1866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华沙高等学校毕业。 1867-1868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德国耶纳市听过自然主义学派理论家施菜赫尔的课,作为青年语法学派同时代的人,他曾提出过不少跟这些人类似的理论,也在一些问题上跟他们展开过徽烈的辩论;他跟索绪尔的关系则更为密切。 1870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75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获俄国彼得堡大学比较语言学博士学位。 1875-1883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喀山大学任比较语言学教授。博杜恩·德·库尔德内除讲课外,还经常邀集成员在他的寓所聚会,交流研究成果,评论新出图书和杂志上的论文。 1897年起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任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曾任喀山大学、彼得堡大学、华沙大学等校教授。在喀山执教期间,创立了喀山学派。 1904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语言学家应该掌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语言学将根据数学的模式更多地扩展量的概念,并将发展新的演绎思想的方法。 1929年11月3日,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卒于华沙。 学术贡献简介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是二十世纪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在十九世纪末就提出并有创见地解释了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在语言学界引起注意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在六十四年(1865-1929)的科研教学活动中他跟语言学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有过密切的交往。1867-1868年他在德国耶纳市听过自然主义学派理论家施菜赫尔的课,作为青年语法学派同时代的人,他曾提出过不少跟这些人类似的理论,也在一些问题上跟他们展开过徽烈的辩论;他跟索绪尔的关系则更为密切。 音位学贡献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之一。他主张除从发音和音响的角度外,还要“从形态学和构词法的角度分析语音”。他指出语音在生理、物理属性和功能属性彼此不一致,从而区分音素和音位。他提出语音交替理论,例如,在俄语везу(运送,第一人称单数)与воз(大车)、жуха(苍蝇)与жушка(苍蝇,指小)这些词源上有联系的词形中,е和о、х和ш彼此交替,这使语音学和形态学挂起钩来,为形态音位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博杜恩· 德 ·库尔德内把语言看作心理社会现象,认为语言学属于心理——社会科学。他越过当时德国学者偏重历史比较研究的樊篱,提出了一些为现代语言学所关心的问题,如语言的系统性,“音位”和“语素”这些语言基本单位的描写和分析方法, 语言的静态(共时)研究和动态(历时)研究的区别等,都极其重要。他主要从事普通语言学和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学术视野广阔。他用波兰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写作,一生写了 600多篇(本)论文和专著。主要著作收在《普通语言学文选》第1、2卷(1963)中。 创立喀山学派喀山学派是19世纪70-80年代在俄国喀山大学建立的语言学流派。它的创始人是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 1875-1883 年他在喀山大学任比较语言学教授。主要成员有他的学生和同事H.B.克鲁舍夫斯基 (1851-1887) 、B.A.博戈罗迪茨基(1857-194、C.K.布利奇(1859 -192、A.H.阿列克桑德罗夫(1861-?)等。博杜恩·德·库尔德内除讲课外,还经常邀集成员在他的寓所聚会,交流研究成果,评论新出图书和杂志上的论文。这一学派对当时的俄国语言学以及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都有影响。 喀山学派成立的宗旨在于提出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并进行理论概括。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写道:“喀山语言学派的主要特征在于力求作出概括。这一目标遭到许多人的非难甚至怀疑,然而没有这一点,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都是无法想象的。”他要求:不要把字母当成实际的语音(因为拼法和读法往往不对应); 划分词的语音部分和形态部分;弄清在语言的历史变化中,哪些只限于一个时期,哪些是长期进行的;并强调要研究活的语言系统和言语现象等。这一学派提出了当时很有创见的一些看法。音位这个概念就是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在喀山时期和他的学生克鲁舍夫斯基一起提出的。 喀山学派在不少方面与德国的新语法学派比较接近,如提出心理主义的语言观,区分言语的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分析语言中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相互关系,重视对话的语言的研究等。但是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新语法学派的语言观是完全建立在个人心理联想的基础上的,喀山学派则既采用这一学说,又吸收民族心理学的合理因素。新语法学派偏重历史,喀山学派则主张区分语言的静态(共时)研究和动态(历时)研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还对新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则提出了批评。 应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1870年,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概念,但是没有得到广泛的注意。20世纪以后,语言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用范围空前扩大,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明确地区分开来,应用语言学这个名词开始广泛运用。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提出的“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经过近百年的酝酿、探索,到20世纪40-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发展,对语言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出了诸多课题,于是一门多学科结合的应用语言学才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60年代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其标志是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在法国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