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蛤蟆滩村
释义

基本概况

蛤蟆滩村地处山西省左权县县城东郊,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全村共有588口人、178户,劳力200人,其中,男110人,女200人,低保户14户,五保户2户。全村耕地土地面积654亩,是集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建筑业、运输业多种产业结构模式为一体的新农村。

村级组织

蛤蟆滩村党支部委员5名,党员47名,女党员9名,高中学历占30%,初中学历占70%。村委会成员5名,村民小组10个,村民代表10名。药兰生担任支部书记,冯世民担任村委主任。从2008年换届选举后,村委会工作运转正常,村委会议和党员会议,定期召开,村务财务公开,“村两委”成员办事规范公道,在群众中的威信较高。近年来蛤蟆滩村党支部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于“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

全村面积15000余亩,山地、沟坡、河滩约占80%以上,耕地面积占654亩,林地面积845亩,牧坡530亩,荒地300亩,宜林地400亩。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立足于本村滩地和水资源等优势发展蔬菜种植业,并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是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菜农人均年收入25000多元。其次,积极开展石料加工生产,目前有8家石料加工厂投入运营,本村村民在石料加工厂务工的有90人,人均年收入在30000元左右,石料加工业不仅带动了村里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农民的增收问题。

社会事业

推动社会事业逐步前进。本村义务教育普及率98%,教育对村民来说都舍得投资,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子女上学。2005年修建了占地4000㎡建成学校教学楼780㎡,集村委办公和村民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1370㎡;有14户困难村民纳入由政府救助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名“五保”对象得到政府社会救济;有村卫生所1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民参保率达90%。

基础设施

从2005年至今村两委投入大量资金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6000元,完成街道硬化2800㎡;2007年投资15万元修建了移民小区两边紧靠济道堰河道的防洪坝380㎡,投资80万元修建了排洪渠500㎡,其中暗涵洞200㎡;投资4万元喷涂了村中主要街道的墙壁7000㎡;拆除了村前乱搭乱建200㎡;清理乱堆杂物2500㎡,2010年投资修建垃圾池14个,并组建了垃圾清运队,定期清理;在完善村民体育活动设施上,投资12000元,在村前修起了篮球场地一处;2007年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无塔供水设备,全村吃上了安全饮用水。2008年对村街道进行了亮化,安装路灯70盏。促进生态持续良好发展。在村街道绿化上先后投资9万元进行了村四旁绿化5000㎡,村前建草坪3000㎡,2009年在完善亲水湾扶贫移民小区一期工程建设中,对小区内的街道进行绿化,修建了5800㎡的草坪和园林;2010年乘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东风,按照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对我村4903.6亩的集体林地和300亩的集体荒地进行了改革,村民可以用来种植经济林,开发庄园经济,这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增收,更好地推进了本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人文景观

本村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我县历史上较早的一家寺庙——石佛寺就位于本村,它始建于唐朝,是左权县州城四乡人们崇拜的主要福地之一,清康熙、民国三年曾均有复修。抗日战争时期,寺院被拆,文化大革命中石佛像头部被毁,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蛤蟆滩村两委同村民对古寺庙的修缮和保护进行了不懈努力,多次捐资,对文物进行复原修复,2008年终于将此文物重建工程完成;在旧村内有“闫家大院”一处,共有大院十一窜,为前清古建筑群,布局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多次作为电影拍摄的外景场地,后经历史变迁年久失修,已成断壁残垣,部分住户在修建中各取所需使建筑渐失原貌,下一步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合理开发历史资源,促进本村旅游业的发展。

移民工程

2007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城、三十四个中心村”的总体设想,确立了扶贫移民小区建设工程项目,小区规划占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78000㎡。18栋6层砖混结构分二期建设,概算总投资9275万元,建成后可容纳移民3000多口人。一期工程8栋住宅楼344套现已完工,全部交付使用。现已入住移民300户1050口人。村两委积极争取国家土地资源整合项目,2009年整合土地150亩,为移民争取达到户均一亩耕地,解决好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