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福建陆地测量局
释义

民国17年(1928),由陆军测绘总局召开全国测量会议,邀请各专业部门派代表参加,决定改“陆军测绘总局”为“陆地测量总局”。其后福建省陆军测量局也就更名为“福建省陆地测量局”,仍属军事性质,其成果成图一般提供军事部门使用。该局设置副官、秘书二室及三角、地形、制图3个科。副官室由副官、庶务、军需、储存员等人组成。秘书室由秘书、书记、司书等人组成。各科均下设两个股,分理各业务,全局人员有60余人。

民国18~19年(1929~1930),福建省陆地测量局招收两批新学员,每批50余人,分班培训三角、地形、绘图的技术人员,学制为一年半。该两批学员毕业后,部分人员被分派到各科室供职,当时该局人数已充实到100多人。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地测量局机构屡经更迭。27年(1938),重庆成立军令部,陆地测量总局隶属于军令部,福建省陆地测量局由福州迁至沙县,至28年(1939)春,因抗日战争局势紧张,军令部测量总局命令福建省陆地测量局缩编为测量队,改称“福建省陆地测量队”,由福建省地政局代管。此时部分测绘人员有的转到地政部门,有的遣散。测量队的组织形式是:队长下管三角、地形、绘图3个组。各组有组长1人,组员若干人。队部有书记、会计员、庶务员、储存员各1人,文书2人,全队共40余人。队址设在沙县林家祠。29年(1940)春,福建省陆地测量队改隶省保安司令部管辖,队的名称和组织形式及人员数不变,只是恢复原来的军事性质。办理闽中、闽东一带军用地形图的测量任务,因该队人员有限,外业力量不足,乃由省保安干部训练所举办短期测量训练班,抽调干训所两队学员培训为测量员,由测量队组织测绘闽中、闽东1∶5万地形图。自29年(1940)8月开始至30年(1941)12月完成测图任务,后召回部队。31年(1942)1月,军令部测量总局命令测量队恢复陆地测量局编制,改称“军令部福建省陆地测量局”。其组织形式与原陆地测量局相同。人员补充到70余人。同年,该局招收绘图短训班学员,培训半年,毕业后分派到制图科绘图股工作。32年(1943)3月,测量局又招收三角、地形培训班学员30余人。不久,该班被中央测量学校承认为中央测量学校训练班第八期。该批学员毕业后,分别充实到三角科或地形科工作。34年(1945)秋,抗日战争胜利。同年11月,陆地测量局由沙县迁回福州。由于圣庙路原局址房屋于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新局址暂设于山观音阁。35年(1946)春,陆地测量局又奉命缩编为测量队,改称“军令部测量第十队”,将原有的三角、地形、制图3个科改为3个课。同年秋季,南京政府撤销军令部,成立国防部。国防部内设测量局,管辖全国各省测量队。福建省测量第十队则改名为“国防部测量第十队”。38年(1949)初,测量第十队又改称为“国防部地形测量第八队”,至1949年8月,福建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接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