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丙肝抗体 |
释义 | 丙肝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是RNA病毒,和艾滋病毒、非典病毒有相似之处———极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的研发工作显得相当艰难。另外,丙肝的危害在于它的可转化性,虽然丙肝在急性发作时有可能自愈,但是更多的丙肝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丙肝。全球现有1.7亿丙肝患者,其中80%的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和乙肝一样,丙肝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经过20年的感染,大约10%-30%的丙肝病人又会患上肝硬化。 丙肝抗体产生原因丙肝抗体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丙肝病毒感染所做出的反应而产生的。抗体在血液中循环而且经常性检测到存在。丙肝抗体检验就是通过检验丙肝抗体的存在,来确定之前病毒的存在,而不是检验病毒本身。 一旦查出丙肝抗体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但是现在体内是否还有病毒,则需要进行 HCV-RNA的测试。HCV-RNA是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实际存在情况。这是一个很灵敏的测试,可以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病毒。 丙肝抗体症状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有人对1984~1986年间接受5150 份血制品注射后的383例心外科手术患者的丙型肝炎发生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9例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中,有6例(67%)丙肝抗体阳性,而374例未发生丙型肝炎者中,只有9例(2.4%)丙肝抗体阳性(P<0.001)。9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共接受血制品151 份,其中6份(3.9%)丙肝抗体阳性,374例未发生丙型肝炎的患者共接受血制品4999份,其中丙肝抗体阳性31份(0.6%),P<0.001。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输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丙型肝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输丙肝抗体阴性者的血。 初期反应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在2个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 因此,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上,最重要的办法是查看血液中是否有病毒。病人在急性感染后的数天内,血清中会出现病毒RNA,并且在产生抗体前一直会存在几个月,所以通过检查病毒抗原或病毒RNA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但是,目前用的试剂是利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所产生的病毒蛋白做成的,所以,并不能直接检查。而且,由于血液中的丙型肝炎数量相当少,有时甚至测不出。这并不表示没有丙型肝炎了,只是代表病毒当时的活性很低。 病毒在体内悄悄地“躲藏”7-8个星期之后,这时,在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抗体。但是,这种抗体并不具有中和或者消除入侵病毒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抗体是没有保护作用的,这是和乙型肝炎不同的地方。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并不表示不会再得丙型肝炎,只是代表病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丙型而已。 丙肝抗体假阳性丙肝抗体假阳性,丙肝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丙肝抗体阳性一般表示是慢性丙肝患者。但丙肝抗体有一定假阳性率,出现丙肝抗体假阳性不代表是慢性或急性丙肝患者。丙肝抗体假阳性结果主要是多种纤维蛋白原对试剂的影响所造成的。如果丙肝抗体阳性同时丙肝病毒HCV—RNA阳性那就表示丙肝患者,但丙肝病毒HCV—RNA阴性却不能完全排除丙肝,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情发展来确定病症。 丙肝抗体阴性丙肝抗体阴性一般是指没有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相对于丙肝抗体阴性,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丙型肝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输丙肝抗体阴性者的血。 我们对丙肝抗体阴性也要有所了解,以便更好的预防丙肝。肝病专家介绍说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在5-12周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 因此,对于丙肝抗体阴性要具体问题提具体分析,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上,最重要的办法是查看血液中是否有病毒。病人在急性感染后的数天内,血清中会出现病毒RNA,并且在产生抗体前一直会存在几个月,所以通过检查病毒抗原或病毒RNA可以帮助早期诊断。 但是,目前用的试剂是利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所产生的病毒蛋白做成的,所以,并不能直接检查。而且,由于血液中的丙型肝炎数量相当少,有时甚至测不出。这并不表示没有丙型肝炎了,只是代表病毒当时的活性很低。 那HCV的转阴就代表这丙肝抗体转阴了吗? 1、丙肝抗体属于伴随抗体,往往伴随HCV的存在而存在; 2、丙肝抗体的消失迟于HCVRNA,但如果HCV被彻底清除,丙肝抗体一般在3个月内消失; 3、丙肝抗体的灵敏度较高,可以出现假阳性; 4、初次诊断丙肝,一般来说,必须丙肝抗体和HCVRNA均阳性; 5、有确定的流行病学依据,例如输血、透析等,有ALT升高,HCVRNA阴性也可以慎重诊断为丙肝; 6、有明确的丙型肝炎病史,即曾经丙肝抗体和HCVRNA均阳性,目前丙肝抗体持续阳性,提示仍有丙肝存在。 丙肝抗体阳性丙肝抗体阳性什么意思丙肝抗体就是丙肝表面抗体,丙肝抗体并不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丙肝抗体阳性表示的是身体内有丙肝抗体,而且很大的可能是体内有丙肝病毒的存在。丙肝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是感染了丙肝病毒,而且丙肝抗体阳性中有很多的丙肝抗体假阳性。 丙肝抗体阳性有下面的可能性,输入了外来的含有丙肝抗体的血制品,输入后会迅速的检查到丙肝抗体阳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的丙肝抗体就会越来越少。甚至几个月便会消失掉。 丙肝抗体阳性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原因,丙肝病毒入侵人体有,人体的自然的反映,免疫系统产生的丙肝抗体。广大患者如果遇到了丙肝抗体阳性就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丙肝病毒遗传物质的化验,如果有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说明体内有病毒。如果没有就说明没有病毒。 丙肝抗体阳性不一定说明一定患有丙肝,很多人对此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此,肝病专家提醒,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上丙肝病毒,最重要的办法是查看血液中是否有丙肝病毒。但是,目前用的试剂是利用丙肝病毒基因所产生的病毒蛋白做成的。所以,并不能直接检查丙肝。而且,由于血液中的丙肝病毒数量相当少,有时甚至测不出。这并不表示没有丙肝,只是代表丙肝病毒当时的活性很低。 丙肝抗体阳性有没有保护性丙肝抗体没有保护力,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在2个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丙肝病毒感染。 病毒在体内悄悄地“躲藏”5-12个星期(平均8周左右)之后,这时,在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抗体。但是,这种抗体并不具有中和或者消除入侵病毒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抗体是没有保护作用的,这是和乙型肝炎不同的地方。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并不表示不会再得丙型肝炎,只是代表病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丙型而已。 丙肝抗体阳性传染吗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有人对1984~1986年间接受5150 份血制品注射后的383例心外科手术患者的丙型肝炎发生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9例发生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中,有6例(67%)丙肝抗体阳性,而374例未发生丙型肝炎者中,只有9例(2.4%)丙肝抗体阳性(P<0.001)。9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共接受血制品151 份,其中6份(3.9%)丙肝抗体阳性,374例未发生丙型肝炎的患者共接受血制品4999份,其中丙肝抗体阳性31份(0.6%),P<0.001。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输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丙型肝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输丙肝抗体阴性者的血。 病毒在体内悄悄地“躲藏”7-8个星期之后,这时,在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抗体。但是,这种抗体并不具有中和或者消除入侵病毒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抗体是没有保护作用的,这是和乙型肝炎不同的地方。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并不表示不会再得丙型肝炎,只是代表病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丙型而已。 很多丙肝抗体阳性患者都关心这个问题:丙肝抗体阳性有传染性吗?有关肝病专家介绍说丙肝抗体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是丙肝病毒,丙肝抗体阳性只能说明机体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如果想确定是否具有传染性,需要进一步的化验血液中是否具有丙肝病毒。 丙肝抗体阳性说明感染了丙肝病毒。建议检查肝功能,HCV-RNA,肝胆脾B超。 根据化验进行治疗。丙肝是传染病,其传播主要是经过手术或输血感染。其次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等。目前很多学家证明性生活传播主要指男性同性恋之间传播,夫妻之间性生活传播丙肝病毒机率很低。平日不能喝酒,注意休息。 肝功能检查不正常时,要治疗,正常时不用治疗,平时保持乐观的情绪,不喝酒,不要太疲劳,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慎用对肝有损坏的药物。定期每半年做一次肝功能和肝B超检查就可以了。 丙肝抗体阳性如何治疗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肌苷片、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中药或西药都可能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肝功正常才是目的。 丙肝抗体阳性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可以诊断你感染了丙肝病毒,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HCV RNA等,如果肝功能异常、病毒量很高,那就要按丙肝作规范治疗,包括护肝以及更重要的抗病毒治疗。 2、患了丙肝,除了积极治疗以为,生活上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戒酒,不要过于疲劳。 丙肝抗体检查的人群由于感染丙肝病毒后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目前还没有能够预防丙肝感染的疫苗,所以,当前丙肝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专家建议,以下三类人群应该考虑做一个丙肝抗体检查: 有输血史或者使用过血制品(如血浆、球蛋白等)的人,尤其是1992年以前输过血或者使用过血制品的人。 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牙科器械、内镜等,与丙肝患者共享过剃须刀、牙刷,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黏膜损伤的人。“很多人以为只有输过血的人才有可能感染丙肝,但实际上有1/4的丙肝患者没有明显输血史。”高志良说。 在每年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总有波动,但乙肝检查又都是阴性的人。“目前丙肝的康复率比乙肝要高出许多,因为只需要检测到丙肝病毒核酸检定为阳性就可以开始治疗,达到早期干预的效果。”据了解,目前只有3%~10%的乙肝病人可以康复,而丙肝的康复率可达70%以上。 丙肝检查项目1.抗-HCV 大部分HCV感染者,体内均出现抗HCV。因此,检测抗-HCV对丙型肝炎诊断很有价值。抗-HCV阳性是HCV感染的标志。但目前检测结果不能充分反映急性、慢性抑或恢复期感染。抗体效价也不能反映HCV感染的强度,至少在动物试验中未能证实。抗-HCV阳性可能表示近期感染后的免疫状态,但大多数表示现症HCV感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传染性。人感染HCV后勤工作至抗-HCV阳转,这段时间个体长短差异很大,目前所用方法,测出抗体较晚,在该期唯一感染的标志患者始终不出现抗-RNA,此外尚有20%丙型肝炎患者始终不出现抗-HCV,故实际感染率比检出率高,抗-HCV阴性不能除外HCV感染。 输血后丙型肝炎较明确,人感染HCV后反应可有4种表现: ①被动输入高滴度抗-HCV阳性血,于输血后抗-HCV即阳性,5周后转阴。 以后又出现抗-HCV自动抗体,可持续阳性; ②迟发性抗-HCV反应并持续阳性,一般于输血后20~22周或病后14~16周抗-HCV阳转,迅速达高峰,持续阳性10年以上; ③迟发性短期抗-HCV反应,于输血后19~21周或病后9~11周抗-HCV阳转,1年后转阴; ④无反应,多见一过性HCV感染,抗-HCV始终阴性。 目前检测的抗-HCV IgM,与其他病毒的IgM反应规律不同: ①IgM比IgG出现的晚; ②IgM存在时间长,至少3~8年或更长; ③IgM与IgG滴度呈正相关; ④存在继发性IgM抗体应答。 说明抗-HCV IgM不能做为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不能区分近期与既往感染,但可能反映慢性化或带病毒,可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2.HCV-RNA 因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HCV含量很低,直接做核酸杂交,很难查到HCV-RNA,须先经核酸扩增后测定。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CVcDNA/PCR,简称cPCR)测定肝和血清中HCV草药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优点。HCV RNA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HCV复制指标、有传染性。因HCV RNA较抗-HCV出现早,故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献血员的筛查。HCV RNA阴性,说明HCV被清除,因此,也可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检测方法HCV-RNA测试a) 定性:这是最灵敏的测试,很容易就可以检测到病毒是否存在于血液中。检测的结果要么是阳性(指病毒存在)要么是阴性(指未检测到有病毒) b) 定量:这个测试是衡量存在于血液中的病毒总量(也称病毒载量)。检测的结果是有多少个“拷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