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浮洋镇福洞村 |
释义 | 福洞村又称方家洞,由福洞、宫边、寨上、林厝后四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距镇政府东1公里与龙湖陈陀村交界,西北与木井接壤,南一公里为颜厝,北与树下村为邻。聚落呈块状。主村福洞。居方、陈、林、张四姓,方为主姓。主村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创村,初居陈、黄、曾、王、谢、朱、杨、张等姓。相传南宋期间有一蝴蝶洞,故定名福洞。方姓于明弘治末年(1505),由福建蒲田迁此定居,后改名方家洞。建国后复称福洞。 全村耕地1551亩,屑沙壤土,主种水稻、黄麻、黄豆、花生、甘茨。清末因潘刘决坦,原韩江西岸“许涵”淤塞,多遭旱灾,有些耕地年只种一造水稻,旱园得靠挖池守泉,挑水浇灌。1945年由方继仁捐资,林泉许世维主事,联乡开凿惠民涵后,旱灾才初步改除。1955年春,安揭引韩工程完成,并经多年平整耕地,使农田排灌自由。 1932年有私塾7所,后并入范铁书斋,学生160余人。1933年迁至“九座庵”。因六个自然村之故,定名六英小学(后改乐英小学),学生300余人。建国后曾改为“五联小学”、九座庵小学。1956年改为福洞小学。华侨约2500人,多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港澳等地区。近年来先后捐资10万多元,为家乡建校舍9间,公路凉亭一个,公厅一座,铺杨厝水泥路及修整村容。已故名人有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潮汕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中共闽西南湖梅特委青委曾应之(原名陈烈丰)。有清代建筑九座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