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佛法求财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平装: 20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2558434, 7802558433 条形码: 9787802558434 商品尺寸: 23.8 x 16.6 x 1.6 cm 商品重量: 381 g ASIN: B005I2DTO4 内容简介《佛法求财》介绍佛法中的财富智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佛法如何解释人有贫富差别;二是佛法告诉我们如何实现财富增益;三是佛法中关于财富的智慧见解。佛是二千六百多年前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后人对他的尊称。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法即是佛之教导。佛具“一切种智”,了知这个世界的所有因缘。除了求证无上菩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求长寿、求财富、求美貌、求平安,也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方法道路。这对于佛弟子无须多言。可是佛说法四十九年,佛经浩繁,常人在工作之余很难全面了解佛之教化。《佛法求财》专门收集佛关于财富的开示,以一种系统的方式讲解佛法中关于求财富的原理与见解,可算作“佛说求财手册”。 作者简介李建栋,199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印弟安那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2007年获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金融学博士学位。2007年加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院长助理,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与培训工作。讲授《高级公司理财》、《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主要的研究领域为金融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经济计量建模分析和预测、行为金融学等。 图书目录写给尚未接触佛法的人们/1 第一部分 拥有财富的原因是曾行布施/1 财富是什么/1 财富的分布/2 有财富的原因是布施/3 布施的定义:施不望报/5 财富的助缘:勤劳、知识、社会关系/6 悭贪为贫穷的根本原因/10 偷盗是无财富的第二原因/13 什么是偷盗/15 布施得富、悭吝盗窃得贫的道理/18 第二部分 为了求财开始忏悔/25 求财为什么要忏悔?/25 忏悔的原理/28 忏悔的注意事项/29 第三部分 用布施的行动获得财富/33 布施的结果:施一得万/33 布施之前:信心、欢喜、安乐/34 布施对象:普通人与修道人/34 布施什么:财、法、无畏/38 何时布施:不逆乞者、雪中送炭/44 布施多少? /4s 布施态度:欢喜与、恭敬与、平等与/47 布施之后:回向发愿/49 校量布施功德/51 什么不是布施/54 现世报/59 财富到来的途径/63 非法求财:净财与不净财/68 第四部分 不同人的布施/71 穷人的布施/71 随喜之福,与报同等/74 工作生活中的布施:认真负责、彬彬有礼/77 布施在分分秒秒:善意/78 特殊的布施一:对动物、鬼道众生的布施/81 特殊的布施二:慈善点击/83 富人的布施/83 穷富及不同布施行为的原因/86 福不嫌多/8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