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遇伯 |
释义 | (1887—1960),派名振骥,苗族,建始县茅田镇人,著名民主人士、社会贤达。 其祖父冯家刚清末富甲一方,人称“冯百万”。其父冯进先为晚清武举人,育二子四女,长子即冯振骥。冯遇伯幼年就读于乡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秀才,同年留学日本弘文学校,毕业后入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专业,1908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回国,学部考赐法科举人。武昌首义军政府成立后,冯遇伯受同盟会委派,赴日本迎接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冯遇伯在湖北省第八区被选为众议院议员,袁世凯在北平成立国民政府,冯代表国民党参加众议院,获得国会议员席,常驻北京。1914年1月,袁世凯解散国会,冯遇伯在南京卖笔墨度日。 据1916年佐藤三郎编著传记《民国之精华》载:冯“赋性温厚和平,工于交际,然又笃实不欺,动止以礼自持。为人精明强干,富于忍耐。与人交,鲠直不阿。人有过,辄直言不讳;人告以过,虽未尽当,必欣然谢之。少好义,喜为人鸣不平。里人有以金钱受窘者,辄解囊助之不复望报。远近每称其名。中年,慨然有志以挽回危亡自任。” 1916年6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褀瑞任国务总理,重开国会,冯遇伯再次去北平,复为众议院议员。在此期间的“参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反“参战”的“府院”之争中,因开罪段褀瑞,被讥讽为“冯赞成”。1917年7 月,孙中山先生揭起护法运动旗帜,冯遇伯等150多位国会议员,积极响应护法号召,先后南下广州,参加在广州举行的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成立护法军政府。护法运动失败,冯遇伯浪迹京津,闭居北京前门外。其间,以平民身份先后与李大钊、毛泽东、冯玉祥结识交往。1928年冯玉祥举兵反蒋期间,冯遇伯常出入于冯玉祥将军府,作过短期的幕僚。1933年,出于对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的日益反感,又闻知自己的母亲雷二姐被土匪“捉肥”,家庭以重金赎取未成而被折磨而死的消息后,冯思亲心切,加之囊中积蓄罄尽,于是两袖清风、孑然一身回归桑梓。 回乡后,冯遇伯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1934年冯劝说外祖父、养母捐资兴学,将新建的冯家新屋辟为八间大教室,冯亲自任校长,并兼教课。冯力主对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改良,力主“循循善诱焉”,不搞体罚。使校容、校誉一新。冯还为一百多学生统一制作校服“以壮观瞻”。该校师生平等,男女合校,班级教学,成为一所远离城镇的乡村新型小学。1935年4月,该校改名为县立第五小学,冯亲任校长,学生也由创办初期的30余人逐渐发展到104人。1941年,自武汉西迁建始县长粱子的省立笫一小学迁至茅田,冯又将庭前一大场地赠给。冯并为学校义务讲授语文课,学校所缺少的生活用具也多由冯无偿支援。省小教师多来自省立六高的流亡青年,有的还是地下党员,一些教师困难,冯即慷慨解囊。在民生凋敝的四十年代,省立一小在冯的热心支持下,办得十分出色。国难当头,远离茅田百里的川鄂边界学生,争相负笈来学,学校很快发展到12个班,学生500余人。 冯遇伯回乡后,其扶危济困、疏财仗义、平易简朴的一惯作风,乡人有口皆碑。在家乡生活十多年的时间,他生活素朴,常着士林布衫,套黑色马褂,扎对角手巾。家具简陋,一具架子床从未漆过,性喜粗茶淡饭,闲时常以奕棋为乐。此时,冯遇伯对国民党官场早已厌恶。1943年,冯的老友湖北元老居正(司法院院长)路过茅田,特停车来访,两人携手至车站,在站长会客室畅叙时居正问:“你甘心享受田园自在?”冯答:“三哥,国民党在,我站不住脚,蒋介石心目中没有我冯遇伯这个人!” 冯遇伯一生乐施好善,他家有佃户三十余,如逢荒年或灾害欠收,均由佃户自报租稞,甚至一颗不交。而遇有困难相求者,冯无不解囊周济。冯遇伯十分同情贫苦民众。一次外出,遇一失火人家,他询问后开了一石包谷的条子(十斗为一石,一斗约30斤),嘱其到就近庄户去背,分文不取。1945年秋,茅田发生大饥饿,有龙姓农户一家6口全靠守寡的母亲独立支撑,挖蕨捣蒿,朝夕难继。保长趁机欲并吞其家仅有的两亩薄田,便百般纵恿胁迫龙母典当田地。此事为冯遇伯所知,他便当面斥责保长,并立即将自己家里的谷子20石借给其家渡荒,同时还亲临龙家划策,建议龙母先利用借来的部分谷子整成糙米,作成热饭,在茅田街上薄利卖食。当龙母问及冯所借出稻谷需多少钱一石时,冯以商量口气说:“你看,给一块钱一石行不行?” 冯就这样以一块洋银一担谷的价格主动再卖十石给龙母。而当时的谷价是洋银3块一石。 1950年实行减租退息,冯主动将财产退还给群众,深得群众谅解。清匪反霸中,他交出了由日本左藤三郎编辑发行的《中华民国议员传》,内有他本人详实传略和照片。人们从传略中才发现他是同盟会会员、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首任议员之一。1956年,冯遇伯以民主人士身份被选为建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文教工作。他在工作期间,衷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心情愉快。他发自肺腑地表示要“以信奉三民主义之虔诚,信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以热爱先总理之真情,热爱党和毛主席”。1958年,冯遇伯因年老多病离职,1960年7月,于业州镇西街病逝,享年73岁。 ( 建始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供稿)(责任编辑宋传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