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滨湖 |
释义 | 2006年将是注定载入合肥城建史册的一年,继政务文化新区正式启用之后,备受关注的“一四一战略”在新春的喜庆中重磅推出,一项事关合肥未来城市战略格局的大手笔擘划——190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概念性规 滨湖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开始全球招标。滨湖新城从最初的规划设想开始进入真正实施阶段,滨湖新城的启动吹响了合肥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号角。 概况滨湖位于滕州市西北部,是2001年3月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望庄、岗头两镇合并而成的建制镇。北与邹城市接壤,西濒微山湖,东邻大坞镇,南接级索镇。全镇行政面积14900公顷,耕地面积8518公顷,辖90个行政村,2.76万户,12万人,其中回、苗、傣等少数民族近2000人。滨湖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山湖港矿一应俱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104省道贯穿南北,滕港路、宏岗路向东与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相连,西通京杭大运河,可直达江、浙、沪等地。西部拥有30公里湖岸线、10万亩微山湖湿地、万亩野生红荷、3万余亩涝洼地资源。北部山区有大小山头30个,山脉绵延近50华里。已探明煤炭储量15亿吨,石灰石26亿立方,山沙资源16亿立方。近年来,滨湖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乡镇。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2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8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875元。 特色滨湖拥有中国最美的湿地——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目前红荷湿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环境教育基地、全国湿地红荷标准化示范区,是目前整个南四湖区域唯一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特产白莲藕、芦苇、鸡头米、中华毛蟹、鲫鱼、乌鳢、咸鸭蛋、松花蛋 餐饮奎顺渔馆、无名饭店、鲁班渔村、金荷酒店、荷都宾馆、奎子鱼馆、特味渔馆、丰盛楼 2006年将是注定载入合肥城建史册的一年,继政务文化新区正式启用之后,备受关注的“一四一战略”在新春的喜庆中重磅推出,一项事关合肥未来城市战略格局的大手笔擘划——190平方公里的滨湖 新区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开始全球招标。滨湖新城从最初的规划设想开始进入真正实施阶段,滨湖新城的启动吹响了合肥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号角。 滨湖新城2006年将是注定载入合肥城建史册的一年,继政务文化新区正式启用之后,备受关注的“一四一战略”在新春的喜庆中重磅推出,一项事关合肥未来城市战略格局的大手笔擘划——190平方公里的滨湖 滨湖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开始全球招标。滨湖新城从最初的规划设想开始进入真正实施阶段,滨湖新城的启动吹响了合肥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号角。 合肥是全国仅有的几座没有濒临大江大河的省会城市之一,这也成为合肥人心中永远的痛,连结巢湖,直通长江,融入长三角,这是省委省政府“东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的滨湖通江之梦期盼已久,所以在历次城市规划修编时均保留合肥东南引风口这一格局,不仅保证合肥城市中心区“绿肺”功能,也为合肥未来临湖发展预留空间。2002年3月6日,合肥市新的行政区划的调整,原来的郊区用地和控制的城市楔形绿地变为城市发展用地,致使城市向南滨临巢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合肥市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滨湖地区以其靠近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滨临巢湖的优势,正在吸引大量的投资,成为建设开发的热点之一,马鞍山南路沿线更是成为近年来合肥房地产开发最活跃的片区。 近年来,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活动已经越来越接近和侵入这一生态建设地区,使这一地区面临越来越大的开发压力,合肥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使这一地区用地由原来的城郊接合部一跃成为离市中心距离最近,适合城市建设的“风水宝地”,原有规划已很难控制该地区的建设行为。该地区已先后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住宅小区、工业区等等,原有的村庄农民自建房也大量增加。没有规划、乱搭乱建现象严重。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和用地功能调整,继续这种低层次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导致合肥高质量的城市生态机能的丧失,加重南淝河与巢湖的水质污染。因此滨湖新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势在必行。 回顾合肥的历史,其称缘于“淝水”而得,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做好“水文章”,营造滨水、滨湖城市,构建生态合肥,将为大合肥未来发展赢来新的繁荣。滨湖新城的规划范围为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规划原则是通过此次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新区的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这里有被誉为“母亲河”之称的南淝河,有蜿蜒曲折的十五里河,均通往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这里有一望无际、令人震撼的几十平方公里生态农田;有大片的滩涂、湿地;这里也是城市宝贵的东南通风口,合肥市新的城市空间系统应是更好的利用和发展现有自然条件的城市化空间系统。所以,规划制定的目标就是创造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楔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具吸引人气的城市环境面貌。将滨湖新区建成“人居环境特色最优,最具创新潜力的城市发展区”。 在此之前马鞍山南路、包河大道的新建,以及新城区“望湖城”的建设,已一步步吹响了城市南进的序曲。合肥市规划部门已经高起点、大手笔地做出合肥市环巢湖概念性规划。环巢湖地区概念性规划目标是合理利用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深度开发旅游市场,为合肥市民提供城郊理想的休闲场所,进一步树立安徽省会的旅游中心和城市形象,打造一个山水相连、立体的、生态的可持续滨湖发展区。“一四一战略”的提出,以及与滨湖新城同时招标的9条城市“新干线”,其中金寨路高架方案(芜湖路-312国道)和312国道-上派收费站;美丹路、美菱大道(南一环路-飞龙路);马鞍山路(长江路九狮苑-机场连接线);望江路(科学城-南淝河)等干线都与滨湖新城的建设息息相关,合肥向巢湖方向发展,将真正实现“引湖入城,打造滨湖城市”的目标,有助于加强合肥与省内沿江城市的合作,更快地融入长三角,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的影响力,合肥人的滨湖梦想第一次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房地产业有这样一句流行语:跟着规划走,发展不用愁。对于目前正处于发展瓶颈的合肥房地产业,滨湖新城的启动建设,无疑成为支撑楼市开发动力新的兴奋点,一个新区的建设,房地产开发无一例外发挥着排头兵作用,如何在高起点、高品位地做好滨湖新城的整体规划,避免过去新区开发过程中建设与配套的脱节,希望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城市建设者们多多思量,为城市未来发展蓝图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滨湖新校建设专题目前,合肥一中、合肥46中、合肥师范学附校三所学校搬往滨湖新区的事在合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滨湖新区的三所学校都已经开学了。在学生们进入美丽的新校区时。让我们回顾一下老校区,关注新校区。更多的了解滨湖新校区的生活和学习等 各个方面。 老校区和滨湖新区对比: 老校区:三所知名学校,在合肥人民的心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滨湖新校:相信在滨湖,三所学校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愿学子们在新校中能更好的学习、生活。 合肥“名校搬迁”引发五大猜想 合肥“名校搬迁”引发五大猜想 编者按: 教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自从合肥一中、合肥46中、合肥师范附校三所学校搬往滨湖新区的消息公布之后,有关搬迁后如何招生的问题已经成为合肥市民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最终的方案还没有出台,但市民中有关方案的猜想却已经有好多“版本”。 猜想一:一中、六中、八中要“分家”?2006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三校联合招生,实行均衡派位和交流三校老师以达到生源和师资的均衡,但随着合肥一中迁往滨湖新区,“铁三角”联盟今年能否继续,这成了很多人心头的一个问号。 3月20日合肥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的关于三校迁址办学工作的方案中提到,今年秋季招生,合肥一中与六中、八中同时作为第一批次,其中合肥六中、八中实行联合招生。不过,记者昨天就此向教育部门详细了解时,工作人员表示此方案可能会有所调整。 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今年招生该往何处去?一部分观点认为六中和八中联合招生的可能性更大,合肥一中不参加联招。省城一所高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三校应该属于同一批次招生,但是一中招生数量太大,如果均衡派位,其他两校不一定能承受如此众多的生源。一些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寄宿而放弃报考一中,联合招生将无法兼顾这一部分学生的意愿。此外,一中将新招很多新老师,三校的师资也不好分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能排除三校联招的可能性,像寄宿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调剂解决。 猜想二:实验学校“接管”师范附校?随着合肥师范附校的搬迁,即将升入一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如何入学成了学区内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猜测会不会让附近的合肥实验学校“接管”。 其实,家长们的猜测不无道理。根据《合肥市城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06~2010)》,教育部门建议将合肥实验学校整建制迁入合肥师范附校原校址办学。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一直以来,实验学校的小学都是五年制,与现行的教学模式有所差别。所以,直接“接管”是否会实行还是未知数。采访中,有关人士表示如果重新调整实验学校的教学模式,那么接管的可能性很大。 猜想三:原46中学区划归45中和合肥师范附校的情况一样,合肥46中迁走后,原学区的学生马上面临重新选择学校的难题,而目前最多的猜想就是全部划归45中。 对此,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46中学区的学生全部划归45中可能性不大。46中原来的生源主要来自合肥市永红路小学、长江路第二小学、舒城路小学、合肥师范附小,这部分学生如果全部进入45中,加上45中本校学区的学生,将可能超过45中的招生承受能力。 目前教育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正在对各学区内的生源情况进行登记,估计具体的学区规划要到4月份才能出台。 猜想四:采取分散式入学方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合肥45中还是实验学校,想整体接收一个学区都较困难。种种迹象显示,采取分散式的入学方式可行性更好。所谓分散式就是部分原46中学区的学生如果愿意,可以选择择校到46中新校址入学;庐阳区在重新划分学区时则将46中和合肥师范附校的原部分学区划分到45中,还有部分划分到实验学校或者其他中学。 究竟学区该如何划分,教育部门表示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分散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今年46中有部分名额是面向全市招生的,届时原学区的学生也可以报名前往。此外,分散入学也不至于令某一所学校压力过大,有利于长远发展。 猜想五:老师要内部“分家”?除了学区划分外,师资如何分配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是将大多数老师一起迁往新校,还是让新招聘的老师到新校教学?对此,几所学校都表示新校建立后将采取新老教师搭配,而原校两个年级则不会改变其已有的教学和师资结构。 合肥46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新学年开学后,现任初三年级的老师们将重新担任初一年级的教学,这部分老师包括46中和合肥师范附校所有现任的初三老师,加上部分新招聘的老师,应该说基本可以满足新校的需求,没有必要调动原校中两个年级的老师,所以在师资配置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本报记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