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藩府曾蔡二姬墓 |
释义 | 概况藩府曾蔡二姬墓位于台南市南区的桶盘浅墓园内,过去是台湾府城大南门外的竹溪东岸师爷冢前新坪,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藩府二字指的是“延平郡王府”,曾蔡二姬则是郑成功的姬妾。其地位可能不高,所以未葬在郑成功陵寝原本所在的洲仔尾地区。该墓是台南市列为古迹的四座古坟之一,而另外三座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曾振旸墓、同为永历年间郑家宗族之墓的藩府二郑公子墓与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施琼芳墓。 沿革该墓为明永历年间所建的郑家宗族之墓,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时因地处偏远而未与其他大多数明郑时期的郑氏家族与文武官员之墓一起迁回中国大陆,而与藩府二郑公子墓成为仅存于台的郑家之墓。 该墓在清朝的方志与文献中并未被记载,直到日治时期方始见于连横的《雅言》一书。 二次大战后,该墓于1952年被台南市文献委员会发现并略加整修,1975年再修,而成今貌。 建筑特色该墓格局遵守规制,由墓埕、供台、墓碑、左右手和墓冢组成,不过除了墓碑之外皆为1975年整修时的东西。该墓坐东朝西,墓碑宽77厘米,出土部分高1.07米,于上面刻着“皇明 藩府曾蔡二姬墓”。 其他根据《石井本宗族谱》的记载,除了曾氏、蔡氏外,郑成功还有嫔妃庄氏、林氏、史氏、蔡氏等四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