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藏评传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陈永革 著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7-1

版 次:1页 数:525字 数:382000印刷时间:2006-7-1开 本:纸 张:胶版纸印 次:I S B N:9787305047527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法藏(643-712)专宗华严,是唐代阐释华严经义学与建构华严教义学的一代学僧。他基于“经论互补”的佛学立场,依据作为印度佛教“经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晋译六十华严为对象,畅演华严经义学,最终完整地建构了博综诸家的华严教义学体系,充分展示其中国化佛教体系建构的自觉意识,成为晋代以降的“格义佛教”类型转向“证义佛教”类型的重要人物,完成了中国化佛教最具理论色彩的华严教义学体系,并因此而被后世推尊为“华严三祖”。法藏一生所着力建构的华严教义学理论,如别教一乘、如来藏缘起、法界统观、五教判、六相圆融、十玄无碍、行位果德论等学说,无不成为后世华严宗义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不仅奠立了中国华严宗的义理架构,影响了天台宗、唯识宗、禅宗,而且影响远及日本与朝鲜,推动了朝鲜和日本华严宗的创立与发展,成为东亚华严学的主流学说。法藏在佛教史上最显著的历史贡献,即在于此。

作者简介

陈永革,1966年10月生,浙江永康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赖永海教授,专攻近世中国佛教思想,兼及区域思想文化研究。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主要著作有《晚明佛学的复兴与困境》(200l年)、《佛教弘化的现代转型:民国浙江佛教研究(1912-1949)》(2003年)、《人间潮音——太虚大师传》(2003年)等。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从“华严和尚”到“华严宗主”

一、师承智俨

二、译经大德

三、畅演华严

四、主要撰著

五、“华严宗主”

第二章 隋唐之际的华严经义学及其信仰

一、《华严》弘传略史

二、华严经义的论释与讲解

三、隋唐之际的华严经义学

四、《华严经》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

第三章 法藏的华严经义学

一、华严五分结构说

二、华严经教十义

三、宗趣与教体论

第四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一:判教体系

一、三藏教判观

二、华严判教略史

三、以义分五教

四、以理开十宗

五、别教一乘义

六、法藏四宗义

七、判教证成及其效应

第五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二:心识与种性

一、心识之判教

二、种性与佛性

三、三乘与一乘的种性观

四、三性一际与摄相归性

第六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三:如来藏缘起与法界缘起

一、因门六义

二、缘起十门义

三、法界与真如缘起

四、藏识缘起与染净缘起

五、如来藏缘起与华严唯心论

第七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四:法界统观

一、“五门十义”与法界统观

二、法界统观的展开之一:理事圆融

三、法界统观的展开之二:因果与法界并阐

四、法界统观的展开之三:十玄无碍

五、法界统观的展开之四:六相圆融

第八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五:性起与缘起

一、缘起诸说与别教缘起

二、性起十门义

三、性起因果与缘起因果

四、华严性起与天台性具

第九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六:华严观门

一、华严观门之一:十重唯识观

二、华严观门之二:华严三昧观

三、华严观门之三:妄尽还源观

四、普贤圆行:华严观门的实践旨趣

第十章 法藏华严教义学之七:行位果德论

一、华严行位论

二、断惑修行论

三、理性与行性

四、卢舍那:果身圆满论

第十一章 法藏的华严宗义学及其效应

一、法藏与李通玄

二、法藏与慧苑

三、法藏与澄观

四、法藏与华严禅的推展

五、法藏与宋代华严宗义学

第十二章 结语:法藏思想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一、法藏思想的历史贡献

二、对宋儒性理之学的影响

三、对东亚佛教的影响及其地位

附录

法藏简谱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人名索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