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发拉花灯 |
释义 | 发拉花灯简介发拉花灯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活动在云南省巧家县药山镇发拉村及周边乡镇。 发拉花灯以其保留的完整性、表演的原生态性而成为花灯领域的“活化石”,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娱乐价值。发拉花灯是一个叫付石生的人从昆明带到巧家县发拉村的,已四代人百多年了。付石生又叫付矮子,巧家县半箐村人。其到昆明做工,主人家是专以唱灯为业,付不要工钱,只要求主家将花灯技艺传授于己。 付石生与发拉村李家属亲戚关系,就用三个月时间在发拉教出第一代灯班十多人。发拉花灯具有庆贺来年太平、消灾祈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庆童子等功用,哪家要唱灯,来请灯班,灯班瞧好日子,约定时间,到那晚灯班就去唱灯。听到哪家要唱灯,周围的男女老少老早就来到主人家。花灯中大量插科打诨的内容经常引起观众哈哈大笑,到熟悉处,观众与灯班融为一体,尽情歌唱。除此以外,发拉村人居密集,有事没事大家聚在一起,以唱花灯为乐,就这样,花灯在发拉村发展壮大,七八岁的小孩听大人唱几遍,自己也就可以唱了。 汉民族的歌舞瑰宝、戏剧活化石--发拉花灯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傩”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事象,渊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史料就有孔子曾观看“有司大傩”的记载。“傩”与民间“百戏”结合后,成为娱神娱人的“傩戏”。从汉代始,“傩戏”进入每年元宵灯节的“百戏”活动,渐渐发展成为汉民族的“花灯”而成为汉民族的数千年来的歌舞、戏剧形式。随着历史变迁,汉民族这种原生态歌舞、戏剧形式的“花灯”在中原等发达地区逐渐消逝,而进入云南等边远省份的花灯,很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成“新花灯”,原生态的老花灯已逐渐很难寻见。 巧家堂狼山区山高谷深,环境幽闭、地理边远。600年前从中原流落到云南的花灯进入发拉村后,因发拉村所处地理位置的封闭,从形式到唱词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从而让人们可以从中了解600年前汉族人民的娱乐、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从而,发拉花灯以其保留的完整性、表演的原生态性,极大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娱乐价值,而成为中国花灯领域的“活化石”、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史书记载据《新编昭通风物志》载:与云南其他地区的花灯相比较,昭通地区的花灯在表演、唱腔、演出形态诸方面均较少受职业艺人的影响,更多地保留着原始风貌及自然形态。《我写花灯剧的由来》也有这样记载:昆明老花灯的演出活动,行头道具等都很简单,不受场所限制,在收打庄稼的土场中,洒扫干净,用石灰粉洒个圆圈线,线内就是剧场,观众围在圈外观看。(P188) 1990年代,发拉村多数人出外打工和搬家,发拉花灯就只有几位老年人偶尔唱唱,再这样下去,我们断言发拉只有失传。现在的发拉花灯的是:李家由于人老过世、搬家或者打工等原因,李家灯班也不存在了,而跟着李家学唱的浦家和杨家凭记忆记下花灯内容,就组合为一班,传承了发拉花灯。杨家和浦家现在能完全唱花灯的也只有四人(前几天浦周云去世),而一个灯班最低要求是八人,多则不限。 2005年6月,孙世祥读书社注意到发拉花灯濒临失传,开始着手收集整理发拉花灯,共整理出46个折子,50000多字的文字资料。发拉人能唱花灯的人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是文盲,传唱时也不计是否准确,给收集带来了极大困难,很多地方只得慢慢考证。孙世祥读书社用了一年时间整理成型,其间做了三次校对工作。开始时的灯班人员有7人,他们是浦周云、浦周成、杨副才、张发万、陈正荣、浦恩强、浦恩武(后来灯班又增加2人杨副强、杨升荣,共9人)。遗憾的是,2006年9月,年72岁的老人浦周云仙逝,使传承发拉花灯的任务更具迫切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