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扁山
释义

简介

据明《襄阳郡志》记载:“匾山在县南十里,其形匾,故名。”《襄阳市地名志》描述,扁山位于襄阳城南5.5公里处,面积约6平方公里,因山脊狭长,故得名。扁山古称匾山,主峰海拔高度为459米,是襄阳市区最高峰,号称“襄阳第一峰”。另有说法扁山旧称柳子山,过去在扁山与万山之间还设有柳子关。

扁山风景

扁山之南峰为次峰,海拔424.5米,北峰为主峰,两峰之间距离约为千米,山梁海拔在400米以上。据考证,六亿年前新元古代时期的震旦系形成了这里的山脊,危石耸立,岩壁陡峭,那岩石像天外飞石、像海豚冲天、似雄鹰展翅、如猛虎下山,千姿百态。山势东峭西陡、南缓北秀。层层岩石含有锰、石灰石、煤等,是个宝山。

由次峰向北,羊肠小道穿梭岩间,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峻。行数百米,有块巨岩悬空,岩平如观景台,称为玉担石,近来登山者在石上刻出所谓“卧佛石”的字迹。山梁竖起的铁塔,电缆跨山而过,通往襄城西部。

北峰(即主峰),远望北方,人顿时豁然开朗。襄阳古城风光秀丽,鸭绿的汉江像飘逸的绸带,融入天际,公路、铁路、水路把“南船北马”变为当今的“鄂西北交通枢纽”。

遥望东方桐柏山系的大洪山余脉,那鹿门山是孟浩然、皮日休、庞德公的隐居地。纵览西南大巴山系的荆山支脉,山峦连绵,千峰竞秀,荆楚风光,气象万千。俯瞰北坡,有襄樊战役遗存的战壕垒石,还有19世纪末,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修建的避暑休闲养生的“洋人堂”遗址。

站在主峰观云海、看日出、评彩霞,感慨山不高,但集奇、险、秀、峻于一峰。极目远眺,气势磅礴,锦绣河山,天地一色。俯视众山小,湖泊如镜,风景如画,我们尽情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不正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的《登望楚山最高顶》景象吗?“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站在这里,见湖泊(襄城渭水水库)如镜,水天一色,风景如画。

山中奇珍

山边的路爬满浅黄色的鞭草,现出朵朵墨绿色的地衣。边有清水泉,泉水甘甜,清澈见底。山谷中有白的毒菇、黄的松菌、赤的灵芝、黑的木耳。何首乌藤依树而绕,野葡萄挂上树梢,枝繁叶茂的樟、楝、松、柏不断。据说,这里有近200种树,常见植物约300种,药材上百种。上山后,沿途山陡树稀,岩多草盛。当地农民讲,几十年前,这儿有虎有豹,至今西北坡还有老虎洞呢。史料记载,明朝时,这里每年把襄阳鹿作为贡品献给皇帝。

神话传说

《帝王世纪》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阳。”扁山为襄阳岘山19个山峰中的一个。或曰帝葬于襄阳的岘山之中。

关于太昊伏羲氏,此说始于刘歆,他用比附左传与周易爻辞的办法把伏羲与太皞说成一人,两千年间,大家全认为定论。徐旭生先生认为“太昊在后来与伏羲成了一个人,是齐鲁学者综合整理的结果。”实际上伏羲、太皞原非一人。伏羲氏,又称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竹书纪年》曰:“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地而孕,十三年生庖牺。”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渔猎畜牧的情况,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制作。所以他应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渔猎经济时期的代表。太皞,亦作太皓,太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的首领,风姓,居陈(今河南淮阳),传曾以龙为官名。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即其后代。自刘歆把太皞、伏羲合一体后,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将其列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皞伏羲氏为“三皇”之首、“百王先”。太皞伏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母曰华胥,燧人之世履大人之迹于雷泽,生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仰观天象,制嫁娶,取牺牲以充庖厨,造书契以代结绳,画八卦,都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古有宛丘),“葬南郡,在襄阳”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今河南淮阳有太昊陵(襄阳乃伏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