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川特区 |
释义 | 东川区国土面积1859平方公里。全区辖7镇1乡,144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31万,其中非农人口7.4万人,农业人口23.6万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铜都镇,海拔1280米,建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距昆明市区公路里程150公里(原东线老路157公里)。 东川历史悠久,秦朝属靡莫部族,西汉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设堂狼县,唐中叶设东川郡,辖今天的巧家、会泽、东川、禄劝和四川省会东县、宁南县等部分地区,隶属四川。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土归流划归云南。1958年设地级东川市,辖东川、会泽。1964年会泽由东川划出归曲靖专区。1999年撤销东川市,设昆明市东川区。 东川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度部位。南北最大纵距84.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 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乌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东川境内金沙江与小江交汇处的小河口,海拔仅为695米,系昆明市海拔最低点。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了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具有发展立体经济的比较优势。东川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5年5月,罗炳辉、何长工将军指挥的红军第九军团从东川的树桔强渡金沙江北上抗日,他们带领的红军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的火种。东川也是云南解放较早的地区之一。 东川境内资源丰富,铜文化历史悠久,素有“天南铜都”之称。随着历史变迁,虽然经两千多年的开采冶炼,东川仍是我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铜的地质储量仍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目前已探明铜矿储量约300万吨金属量、铁矿储量1亿吨、铅锌矿储量10万吨金属吨、磷矿储量4亿吨。 东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多样性、立体性、变异性等特点,是一块正在开发的特色旅游 处女地。东川是闻名遐迩的典型雨洪型泥石流频发地区,天然泥石流景观有独特的科研、旅游考察价值。位于东川西部的“天上轿子”被誉为滇中第一山,海拔4223.3米,植被保护完好,是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东川与会泽接壤的牯牛山寨,是全国少有的距城区最近、高差悬殊较大的攀登旅游景点。东川还有色彩迷人的被称为摄影家摇篮的红土地、还有被称为世界泥石流自然博物馆的蒋家沟等。 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云南省东川再就业特区以来,东川经济迅速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已迈入全省中上水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