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洲大蠊 |
释义 | 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成虫体长29~35毫米,红褐色,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美洲大蠊原产于南美洲,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是世界性卫生害虫。 物种名称中文名称:美洲大蠊 中文别名:蟑螂、菜婆虫、偷油婆 英文名:Americana Linn 拉丁学名:Periplaneta americana 分类界:动物界 无脊椎动物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蜚蠊目 亚目:蜚蠊亚目 科:蜚蠊科 生活条件在南方地区为室内优势品种,主要生存于下水道、暖气沟、厕所、浴室及酿造厂、酱品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善爬行,飞行能力差。 形态特征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成虫体长29~35毫米,红褐色,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 演变习性卵鞘初期为白色,渐变褐至黑色,每鞘有卵14~16粒,卵期约45~90天(热天只需要20~30天)。若虫约经过10次蜕皮后化为成虫,若虫期长约1年多,温度高、食料丰富时,只需4~5个月。雌虫成长1~2星期便产卵,一生可产30~60个孵鞘,多至90个。成虫寿命约1~2年,完成1代约需2年半。无雄虫时,雌虫能产不受精卵鞘,其中部分孵化出雌若虫,这种无性生殖习性,在家居蟑螂中以美洲大蠊最强。高温有利于无性生殖。此虫善疾走,也能作近距离飞行。 危害美洲大蠊原产于南美洲,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是世界性卫生害虫。 科研人员发现它们体表均带有痢疾杆菌,沙门氏副伤寒甲、乙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还有蛔虫、钩虫的卵等,是人类许多的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媒介,主要传染肠道病。美洲大蠊分泌物和粪便还含有致癌物质。 控制方法切断人为携带传播的途径。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时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时根据其季节活动规律,集中力量,反复突击。具体办法有人工捕杀、诱杀、烫杀、堵塞缝隙等。现在化学试剂品种较多,许多杀虫剂均可有效杀灭蟑螂。目前,也有利用蟑螂信息素、病毒进行生物防治的办法。 药理1、抗肿瘤作用 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体外对慢性髓源性白血病(K562)、原髓细胞白血病(HL60)、小鼠白血病(P388D1)细胞株[5],鼻咽癌(CNE)、肺癌(A549)、口腔上皮癌(KB)细胞株,卵巢癌(HO8910)、宫颈癌(Hela)和前列腺癌(PC3)细胞株,食管癌(Ecal09)、胃腺癌(BGC823)、结肠癌(LS174T)细胞株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体外对胃癌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与顺铂(DDP)相似,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和3LL肺癌瘤组织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2、提高免疫作用 美洲大蠊虫粉对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力低下小鼠不仅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对细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特异性免疫均有提高的作用。 3、保肝作用 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和室温下水搅拌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肝损伤均有一定保护作用。 4、促进组织修复作用 美洲大蠊提取物能非常明显的促进小鼠创面和烧伤模型肉芽组织增生,并出现相应的量效关系。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家兔创面、烧伤及溃疡模型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小鼠应急型溃疡模型及乙醇型胃黏膜损伤保护效果明显。 美洲大蠊虫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从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而且不仅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使发生病理变化的肠黏膜及绒毛修复完好。 5、抗炎、镇痛作用 美洲大蠊提取物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可使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并使小鼠热板法痛阚明显提高。 用途美洲大蠊(蟑螂)是传统的中药材,常以干燥或鲜成虫入药,但由于传统习惯,患者难以接受,药效也难以完全发挥,现亦有将其制成超微粉末的美洲大蠊精粉出现,既能够避免美洲大蠊全虫对患者的视觉冲击,又能够提高药材的生物利用度。 美洲大蠊性寒味咸,有毒,有辛辣味、有散瘀、消积、解毒、利水、消肿等功能。主治儿童疳积、扁桃腺炎、身体包块、痈疮肿痛和蜈蚣、毒蛇咬伤等。 美洲大蠊的醇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现代研究发现,美洲大蠊表皮含有巩膜质和甲壳质,溴、锌、镍、猛、钾、钙、钛、氯、硫、硅、铝、镁等元素。肌肉水解13种氨基酸。此外,身体贮藏微生素B1B2,烟酸和抗坏血酸等,淋巴含海藻糖、海藻糖酶、糖蛋白、肌醇、原儿茶酸葡萄甙等。全体含麦角硫因、龙虾肌碱、胡芦巴碱、甘氨酸、甜菜碱、肛碱、三甲胺、腺嘌呤等。 临床主要应用有----治疗儿童疳积:3-4只虫炒焦研末,加适量山楂,煎汤送服,每天2—3次,连吃几天;治痈疮肿毒:美洲大蠊3只,蜈蚣1条,一起捣烂敷于患处;治蜈蚣伤;将成虫捣烂外敷伤处;治小孩子感冒发烧:美洲大蠊6只,煮水喝;治无名中毒:美洲大蠊10只,加盐一撮同捣烂敷于患处,留出中毒头部;治虫蛇咬伤:美洲大蠊与山药、蜈蚣、海马配伍,并配合维生素C、E服用,主治肾癌。美洲大蠊与太子参、石斛、谷茅、焦木香、茯苓、白药、蛇舌草药配伍可辅助治疗结肠癌。美洲大蠊取物可治乙型肝炎,提取物AT—2制剂可主治原发性肝癌;心血管疾病:提取物可治疗心血管疾病。 美洲大蠊干燥虫提取物药物功效及作用机制: 用于炎症反应期:抗炎、消除炎性水肿,抗感染,促使坏死组织脱落,为组织修复创造条; 用于细胞增殖期: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为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做好基础; 用于组织重建期:加速创面愈合,促使结构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使体内SOD值回升,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 本品还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及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排出量,对消化性溃疡有疗效,能有效预防慢性结肠炎。 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含有WHF(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粘氨酸、粘糖氨酸及多种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消肿、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加快坏死组织脱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烫伤、烧伤、褥疮.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儿科应用:· 创面宝宝,小儿湿疹,新生儿尿布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小儿口唇干裂、脸裂、手裂和冻疮,小儿急性软组织感染创面,婴幼儿肠道疾病保留灌肠。 妇科应用:· 宫颈糜烂,尖锐湿疣术后,霉菌性阴道炎(配合抗真菌药),产褥期感染换药,妇科手术后创面修复。 皮肤科应用:· 各种急慢性体表溃疡、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放射性溃疡、褥疮、瘘窦等,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物理治疗术手,烧伤、烫伤等各类外伤创面、手术后伤口、激光创面,湿疹、新生儿尿布疹、新生儿皮下坏疽,口唇干裂、脸裂、手裂和冻疮,激素使用后胃黏膜保护。 口腔科应用· 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放化疗后口腔炎、口腔溃疡,牙槽干槽症、拔牙并发症 ,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 ,口腔颌外手术后恢复。 肿瘤科应用:· 放化疗致口腔粘膜损害、口腔溃疡, 放射性直肠炎, 褥疮,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热疗皮损, 直肠癌术后保留灌肠,消化性溃疡 外科应用:·急慢性体表溃疡、如糖尿病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褥疮、瘘窦等, 手术后伤口、激光创面、医学美容术后创面、外伤等, 快速修复因手术后插入导管对消化道粘膜的损伤,各种类型的瘘管、窦道、口唇干裂、脸裂、手裂、脚裂和冻疮等, 各种烧烫伤;包括浅II度、深II度,肉芽创面等。 消化科应用:·消化性溃疡“新四联疗法”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替代疗法, 久治不愈的胃及十二脂溃疡或经过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胃痛、胃出血, 直肠癌保留灌肠(术前准备、术后恢复), 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胃肠道功能紊乱, 食管炎、食管溃疡, 激素使用后胃黏膜保护。 综合应用:· 口腔溃疡,食道溃疡及食道黏膜损伤 · 胃痛,胃出血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必须经过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溃疡 · 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 · 宫颈糜烂,宫颈腐烂物理治疗术后及外阴尖锐湿疣术后 · 外伤,刀伤,激光创面,手术伤口 · 烧烫伤(浅II度,深II度,肉芽创面)等 · 糖尿病性溃疡,放射性溃疡,褥疮,瘘窦等 · 阴虚肺痨,肺结核,肺脓肿,空洞性肺结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