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碧云村
释义
1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干河乡碧云村

碧云村,村庄名称,以此命名的村子有: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干河彝族乡碧云村、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文澜镇碧云村、云南省洱源县茈碧湖镇碧云村、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委会碧云村等。

村情简介

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干河彝族乡,地处干河彝族乡南部,距干河乡政府所在地14.0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砚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距砚山县城6.00公里。东邻江那镇听湖村委会,南邻江那镇羊街办事处,西邻红舍克村,北邻干河村。下设13个村民小组,其所辖的大法村小组为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国土面积75.65平方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气温16.10℃,年降水量103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辣椒、烤烟等农作物。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8570.00亩(其中:田2303.00亩,地6267.00亩),人均耕地1.1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辣椒、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41734.3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李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84.00亩,其中养殖面积404.00亩;荒山荒地62400.00亩,其他面积181.20亩。有铝土矿、煤等资源。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627户,共有乡村人口7512人,其中男性3491人,女性4021人。其中农业人口7500人,劳动力3841人。该村以彝族、壮族为主,是彝族、壮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985人,壮族2838人,其他民族288人。到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干河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96平方米,有乡村医生4人,该村距离干河乡卫生院1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人畜混居的农户1067户,占农户总数的65.58%。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该村有982户饮用井水;有77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47.39%;有1621户通电,有35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23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57%、21.88%和76.0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4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8户,分别占总数的45.85%和37.37%。

该村到干河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集贸市场5.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拖拉机70辆,摩托车43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43.00亩,有效灌溉率为9.8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3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4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05户,建有小水窖63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13户。全村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3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0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10所,校舍建筑面积4,076.00平方米,拥有教师49人,距离干河中学14.00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00人,其中小学生870人,中学生530人。全村建有图书室2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7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6个,下设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2人,少数民族党员67人,其中男党员61人、女党员11人。该村党总支自2006年,先后被县、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总支”。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3个,共有团员250人。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08.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42.34万元,占总收入的74.21%;畜牧业收入413.50万元,占总收入的22.86%(其中出栏肉猪3260头,肉牛418头,肉羊1590头);渔业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0.08%;林业收入23.50万元,占总收入的1.30%;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24.20万元,占总收入的1.34%;其它收入为3.88万元,占总收入的0.22%。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3.6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37人(占劳动力的11.38%),在省内务工176人,到省外务工261人。

2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文澜镇碧云村

村情简介

该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文澜镇,地处镇东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公里。东邻西北勒乡,南邻三义居委会,西邻雨过铺镇,北邻草坝镇。辖碧云一组、王家寨二组、映月三组等14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20.49平方公里,海拔1280米,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815.8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6908.7亩(其中:田5146.7亩,地1762亩),人均耕地0.94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1336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48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1亩,主要种植石榴、桃子、小枣子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9853.2亩。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750户,共有乡村人口7440人,其中男性3639人,女性3801人。其中农业人口7440人,劳动力5412人。该村以壮族为主,其中壮族5688人,汉族559人,其他民族119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291人,参合率98%;享受低保27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58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文澜镇卫生院6公里。该村建有公厕7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4个。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750户饮用井水;有1750户还存在饮水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750户通电,有68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70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39.14%和97.6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7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05户,分别占总数的66.85%和63.14%。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到文澜镇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村内设有集贸市场,在村内可以乘班车。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423辆,摩托车3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290亩,有效灌溉率为76.5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146.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1亩。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0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50户,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有绂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钢)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9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3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2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4所,校舍建筑面积4659平方米,拥有教师43人,在校学生979人,距离多法勒中学6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02人,其中小学生430人,中学生172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4个,下设1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62人,少数民族党员149人,其中男党员138人、女党员24人。村委会由村总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4个,共有团员157人。

村务公开

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74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12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集体总收入14.55万元,有固定资产20.7万元,集体有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和村民关心的事项。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48.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21.88万元,占总收入的60.29%;畜牧业收入1174.06万元,占总收入的27%(其中出栏肉猪8690头,肉牛102头,肉羊150头);渔业收入28.73万元,占总收入的0.66%;第二、三产业收入210.00万元,占总收入的4.83%;工资性收入27万元,占总收入的0.62%。农民人均纯收入346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0人(占劳动力的5.9%),在省内务工320人,其它收入286.8万元。

人文地理

碧云村民委员会位于县城北面,居住着壮、汉、彝等七个民族,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优越,粮食、石榴、大枇杷、水蜜桃、仔猪生产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在蒙草公路旁新建了农贸市场,促进了商贸发展,科教文卫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村有一个卫生所5个卫生室,共有乡医6名,群众看病方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农村基层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21支文艺宣传队利用节假日认真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让群众懂得党的富民政策,勤劳致富。23名治安联防队员肩负着4个自然村的法制宣传和夜间治安巡逻任务,通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村民知法、懂法、守法,为农民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新农村建设

201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2007年-2010年计划总投资650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乡村道路、田间基础设施问题;

2、水费难收问题;

3、集体经济、群众资金薄弱。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种植大枇杷小红枣,发展养殖业,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

3 云南省洱源县茈碧湖镇碧云村

村情简介

该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洱源县茈碧湖镇,地处茈碧湖镇北边,东邻海口村,南邻果胜村,西邻山地,北邻永兴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茈碧湖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洱源县县城5公里。该村辖来凤、庆云等20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50人。全村国土面积21.22平方公里,海拔2093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74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297亩(其中:田2070亩,地227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水稻、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26168.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9亩,主要种植梅、梨、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3亩,其中养殖面积73亩;荒山、荒地面积128亩。有米黄石矿等资源。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811户,总人口3423人,其中男性1887人,女性1536人。其中农业人口3380人,劳动力1355人。该村以白族为主,是白族、汉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992人,汉族306人,其他民族8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人,占人口总数的0.3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97人,参合率91.6%;享受低保7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茈碧湖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1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0人,该村距离茈碧湖镇卫生院0.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8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个,占农户总数的97.5%。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738户通自来水,有24户饮用井水;有4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2%;有794户通电,有2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8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25%和7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2户,分别占总数的50%和30%。

该村到茈碧湖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0.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2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9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1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2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教师23人,在校学生219人,距离茈碧湖镇中学0.5公里,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5人,其中小学生219人,中学生136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4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6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9年,该村被县评为先进集体。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8个,共有党员134人,少数民族党员125人,其中男党员91人、女党员43人。2006年,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该村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村委会由村支书、村主任、副主任等组成。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7个,共有团员109人。

村务公开

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出黑板报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务、党务、村务、财务。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2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45.2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76亩,一事一议筹资额43000元(人均20元),集体总收入0.25万元,有固定资产5万元,集体有收益0.25万元。

农村经济

2009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27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6万元,占总收入的41%;畜牧业收入395万元,占总收入的31%(其中出栏肉猪1644头,肉牛147头,肉羊2436头);渔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5%;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227万元,占总收入的17.8%;工资性收入83万元,占总收入的6.5%。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9人(占劳动力的3.6%),在省内务工46人,到省外务工3人。

4 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委会碧云村

村情简介

该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委会,属于贫困自然村,位于双廊镇西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伙山村委会7公里,距离双廊镇25公里。国土面积2382.5亩,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合种植秋小麦、洋芋、大白豆、包谷等农作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人。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37亩,(其中:田8亩,地229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秋小麦、洋芋、大白豆、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134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亩,主要种植梅子树、长棒梨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300亩,其它面积400亩。有森林等资源。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80户,共有乡村人口279人,其中男性177人,女性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27人,劳动力185。该村以白族为主,其中白族185人。

到2006年底,该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79人,参合率85%。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双廊镇卫生院,距离伙山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双廊镇卫生院25公里。村内没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8户,占农户总数的10%。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通水,通电,通路,未通路灯。全村有8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8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0,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7.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户,分别占总数的45%和35%。

该村到双廊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崎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2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5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机1辆,有摩托车4辆。

到2006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7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到伙山中心小学就读,中学生到双廊镇初级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人,其中小学生9人,中学生4人。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6人,党员中男党员6人。该村有团员7人。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1.3亩。

农村经济

2006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45.7%;畜牧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22.8%(其中出栏肉猪334头,肉牛21头,肉羊295只),林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8.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7%;工资性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5.7%。农民人均纯收入12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人(占劳动力的7%),在省内务工12人,到省外务工1人。

5 安徽省旌德县孙村乡碧云村

碧云村隶属于安徽省旌德县孙村乡,位于孙村乡东南部,东与版书乡接壤,南与绩溪相邻,西至庙首镇,北邻合庆村,总人口1403人,党员82人,山场面积16000亩,其中有林山场7000亩,农田940亩,可养水面80亩。碧云村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资源丰富,主要动、植物有:野猪、野兔、梅花鹿、穿山甲、眼镜蛇、银杏、杉、枫、紫檀等,主要矿产有:萤石、氟石、钾长石等十余种资源。

6 云南省大理洱源县茈碧湖镇碧云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洱源县茈碧湖镇,地处茈碧湖镇北边,距茈碧湖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5公里。东邻海口,南邻果胜,西邻山地,北邻永兴。辖来凤、庆云等2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986户,人口3531人,其中农业人口 3531 人,劳动力 135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950 人。

全村国土面积21.22平方公里,海拔 2093 米,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 74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2305亩,人均耕地0.65亩,林地26168.9 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6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97亩(其中:田2070亩,地 227 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水稻、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 26168.9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9亩,主要种植梅、梨、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3亩,其中养殖面积73亩;荒山荒地面积128亩。有米黄石矿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738户通自来水,有24户饮用井水,有4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2%)。有794户通电,有20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8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25%和7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2户(分别占总数的50%和30%)。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2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9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1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7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6万元,占总收入的41%;畜牧业收入395万元,占总收入的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44头,肉牛 147头,肉羊2436头);渔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0.5%;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三产业收入227万元,占总收入的17.8%;工资性收入83万元,占总收入的6.5%。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9人(占劳动力的3.6%),在省内务工46人,到省外务工3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