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地下核工程 |
释义 | 816地下核工程2010年4月24日,游客在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洞口参观。近日,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该工程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 816军工洞体地处涪陵区白涛街道。1966年,周恩来批准在此建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 816军工洞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 洞体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 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或反应堆,是指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该大厅上下共有9层,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大小与一个标准足球场相差无几。核反应堆的“锅底”基本保存完好。据介绍,锅底直径七八厘米的2001个小孔,用于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换。由于这里未曾进行生产就停止,因此并没有核辐射。 作为当初的三线建设工程,隧道中还能看到各种红色字体的革命标语。例如,“三线建设要与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又如一些鼓励士兵、工人的标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在9层楼的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的圆形控制盘上,分别注满数百小孔,核材料棒就是插进这些小孔,不过从未真正用于生产。 据了解,由于施工条件艰苦,在挖洞的8年时间里,有近百名工程兵和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铭记他们,建峰集团在此修建一碗水烈士陵园及革命烈士纪念碑。图为在烈士陵园,数十名老兵情绪激动,有些更是失声痛哭。。 一辆汽车在816地下核工程中行驶。816核工厂整个建筑洞体呈抽屉形,路线宛如迷宫。据介绍,山体周围共有19个洞口,分别规划为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洞内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指引的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 由于目前只对洞中进行了简单清理,尚未大规模包装,目前该洞对外开放的面积不及整体面积的十分之一,只对国内游客开放,门票在50元左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