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笔架山宋窑 |
释义 | 笔架山宋窑位于湘桥。城东笔架山西麓。古遗址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2公里,窑址鳞次栉比,至今笔架山脚一带的群众,仍称该地为“百窑村”。 景区简介位置笔架山宋窑位于湘桥。城东笔架山西麓。古遗址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2公里,窑址鳞次栉比,至今笔架山脚一带的群众,仍称该地为“百窑村”。 历史笔架山窑场始创于唐,极盛于宋。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广东陶瓷之都”。产品种 类繁多,主要有碗、盒、盏、灯、炉、杯、壶、盂、豆、釜、洗、枕头、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艺瓷,其胎质坚密,别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为主,兼有青、白、黄、酱褐釉等,釉质晶莹润泽、如银似玉,多数不开片或只是极细的鱼子纹片;饰纹以划花力主,还有雕刻和镂空的。新西兰学者艾黎在参现了潮州古瓷器展品后,兴奋地 说,“我在国外看到好多古瓷器,原来它的老家就在这里!”笔架山宋窑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自1953年起,广东省博物馆及潮州文化工作者,配合基建工程多次对宋窑遣址进行考古发掘,失后清理了11窑遗址,其中既有阶级型龙窑,还有斜坡式龙窑。最长的十号窑残长78米,宽约3米,除窑头及火膛被毁外,窑壁、窑尾、隔火墙、阶级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有被列为一级藏品的“麻姑进酒”、有小洋人和哈叭狗等玩具,还有饰以八字胡的观音佛像。而最宝贵的是在几个释迎牟尼佛像座上刻有“治平”、“熙宁”等年号及“水东中窑甲”、“匠人周明”等区工姓名的铭文。 笔架山宋窑遗址,是我国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对研究我国南方瓷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近代,潮州陶瓷生产基地已移在枫溪、古巷、凤塘一带,以及饶平的三饶、九村等山区腹地。潮州陶瓷尤以工艺美术瓷著称,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的赞誉。在彩绘工艺上也推陈出新.形成了创意高雅、格调清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填彩堆金,素淡金碧,各赋其神的潮州风格。从笔架山宋代“百窑村”,到枫溪陶瓷业的再度崛起,折射出潮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及陶瓷文化的灿烂光辉。 传说相传宋代百窑村里有个祖传的烧火师傅,姓徐名旺,烧窑看火技艺炉火纯青,先重聘于人看火候,后来他渐渐有了积 蓄,便自己建了一座窑。新窑点火时,只见窖内五光十色冲天起,笔架山方圆几里,祥云不散。村人纷纷向徐旺庆贺,说这是吉祥之兆。谁知有好彩头而没有好结局,到开窑那天,打开窑一看,一窑瓷器全部烧成碎片,徐旺急得当场昏倒在地。几天后,夫妻把窑内瓷片倒到韩江里。有一次徐旺老婆发觉倒出的碎片中有一只花瓶,打捞不及,被江水冲走。回家后,徐旺说他从窑底捡回一只花瓶,妻子看了说,和漂走的那一只一样,夫妻俩颇觉得奇怪。当天夜里,窑神托梦给徐旺,说玉帝怜他夫妻勤劳、善良,特吩咐窑神给他家造了一对雌雄宝瓶,助他发达致富,不料雌瓶被他老婆倒到江里去了。窑神还说,隔年六月初六,江里之宝瓶会显灵,到时莫忘下江去打捞。转眼到了翌年六月初六,徐旺竟给忘了。恰巧潮州来了一个红毛番仔古董商,他路过湘子桥时,见桥水底金光四射,心想江里必有宝物。他买来一捆红棕绳,缚上一串铜钱,抛向江里发光处,果然钓起了一个花瓶。红毛古董商懂得这是一只雌宝瓶,有雌必有雄。于是他决心穿街过巷,走村串寨,到处寻找那个雄宝瓶。 有一天,红毛古董商走进百窑村,在徐旺家里发现了那只雄宝瓶。他欣喜若狂,忙摸出一个金锭,叽哩咕噜地指着那只花瓶。徐旺说死也不卖给他,红毛古董商急了,夺过那只雄宝瓶往外便跑。 徐旺边追边喊:“掠(抓)贼呀!掠贼呀!”喊声惊动了四邻,大家纷纷赶来相助。众人一直追到洗马桥,驻守在桥边的官兵也一齐追过来,红毛古董商见势不妙,为了保住性命,急忙扔掉那只雄宝瓶,他背上的雌宝瓶,也不慎滑出布袋与那雄宝瓶一起摔碎了。摔碎了的雌雄宝瓶汇在一起,流出了许多金灿灿的东西。大家仔细一瞧,原来是黄金碎锭。追在前面的官兵见钱眼开,争相去拾黄金,乱成一片,红毛古董商趁机溜走了。后来,在洗马桥过去的乡里便称为黄金塘村。 周边旅游资源莲花峰风景区莲花峰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陆上远观,像一朵莲花含苞待放;海上远眺,则如盛开莲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 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蓝天,飞鸥只只,白帆点点。春夏之夜,天将欲晓,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环绕莲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这就是海岸奇观著称的“莲峰海色”,为潮汕八景之一。峰东侧海滩,沙白水洁,是天然的海边浴场。夏日弄潮戏水,沙滩日浴,别有情趣。也可乘坐飞艇,驶出象山外海,体验大海一望无垠的博大,尤其是那大海的日出,一轮新阳从海平面喷薄而上,金光万道,何等壮观。西侧海滩,怪石嶙峋,百态千姿,有酷肖之狮首山,余则若虎若豚,不一而足,风暴袭来,波涛汹涌,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动魄惊心。其上悬崖,为景区之侧峰曰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块遥望归航的巨石,是渔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们回忆起渔家过去的苦难史。望夫石北还有明清时期的古炮台遗迹,四个炮眼中的四尊古炮窥视着入港的海面,明清时期曾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过功,历历在志。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后,历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记史刻壁,留下了有名的书法诗文百余处,内容丰富,书体各异,形成莲花峰摩崖石刻群,被称赞为不朽的石头史册,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名家刘海粟、老舍、赵朴初、关山月、启功等也为莲花峰添色增辉。近几年我们也接待过杨尚昆、乔石、宋平、赛福鼎等二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秀丽多姿,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忠贤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拓建为“莲峰书院”,该祠匾联林立,尚有文天祥手书刻石二幅,使瞻仰者流连忘返。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陵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莲花峰蕴涵着忠烈正气,启迪后人,把人们引入哲理的海洋,激发着人们爱国爱乡之情,游览一番,终生受益。她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观光团络绎不绝。年游客量接近50万人次。 广济桥广济桥在潮州市之东,广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桥梁之一。 俗称湘子桥,原名康济桥。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壮丽迷人。 湘子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该桥始建于宋乾道六年(1170),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初筑石墩 1座,置大船86只,架舟为梁,拴以大绳,成为一座浮桥。至明正德八年(1513)始建桥墩24座,其中,东段13座,西段11座。桥墩、桥梁均以巨石砌成,石梁长13米至15米,宽近1米,桥中间以18只梭船连成浮桥。明知府王源于宣德十年(1435)叠石重修,更名“广济”。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该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桥墩上建有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还有2只铁牛分东西镇水,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此桥历经400多年风雨后,桥上的楼台已不复存在,2只铁牛亦只剩下1只。1958年改中段浮桥为钢梁桥,全面加固维修。1989年下游一公里处新建了韩江大桥,为保护修复这一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提供了重要前提 此桥在明代曾大修过五次,并在桥墩上建起24座形式不同的“望楼”(已毁)。清雍正元年(1723年)又在浮桥两端石桥墩上置铁牛两只,牛背镌有“镇桥御水”四字,但早已不存。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将梭船拆除,改为直通大桥。1980年重铸铁牛一只,将其置于桥上。民谚云:“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 白鹭天堂白鹭天堂在潮州的饶平县拓林镇西澳岛,近年因白鹭成群而成为引人注目的“白鹭天堂”。 夕阳下山时,西澳岛上空就出现“鹭还巢”的壮丽景象:白鹭成群结队地从远处飞到了鸟岛西北角的涌尾山。从远处望去,象是开满了雪白的山茶花,只见有的白鹭成双成对,相依相偎,有的信然自得地梳理着羽毛,有的则在抱窝。这一切都是那样地安宁、祥和。白鹭属鸟纲,鹭科,全身羽毛雪白,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西澳的白鹭学名叫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高60-70厘米,展翼长约80厘米,1年产卵3次,每次孵仔3至4只。据粗略估许,栖息在西澳岛上的白鹭不下数万只。 岛上将在隔离带建立“观鹭”,让游客在此通过望远镜一饱眼福,也可让游客分乘小游艇环岛,在海上欣赏白鹭的精彩“表演”。 祭鳄台潮州市韩江北堤上的“祭鳄台”,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驱鳄治潮的功绩而建的。祭鳄台古朴典雅,雕绘十分精巧、壮观。亭内基座有鳄鱼石雕像,鱼背竖有巨碑,正面刻有韩愈的《祭鳄鱼文》。 国禅寺开元镇国禅寺在市区开元路中段,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为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地藏阁、香积橱、方丈、厅、神农堂、知客堂等,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结了唐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 昌黎旧治坊昌黎旧治坊位于海阳县儒学宫前,据清乾隆《潮州府志》载:“昌黎旧治坊在府巷,为府治建”,原系门洞式牌坊,额面刻“昌黎旧治”,背镌“岭海名邦”,始建年代为明嘉靖十七年(153年),治坊前方刻写着“岭海名邦”四大字,背面刻着“昌黎治坊”四字。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所谓“昌黎旧治”指的是韩昌黎曾“守此土,治此民”。“昌黎旧治坊”正是为缅怀先哲,褒扬名邦而建。 饶宗颐学术馆饶宗颐学术馆在潮州古城区的下水门城脚,该馆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个潮籍名人学术馆。该馆占地面积450多平 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学术馆座北朝南,大门上有启功题字的“饶宗颐学术馆”横匾,文气斐然。楼内第一层展厅以“誉传寰宇耀名邦”为题,介绍饶先生历年行迹及主要学术贡献;第二层题为“墨渖丹青动艺林”,陈列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第三层展厅则以“旷世奇才饶宗颐”为题,从“博大精深”、“预流导路”、“勤奋自励”三个方面,对饶先生的学术成就及治学精神,予以述评、介绍;第四层则为小型会议厅。此外,尚有收藏图籍的“书巢”及再现历史环境的“选堂读书处”等设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