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得否网 |
释义 | 网站概况得否是一个通过投票机制来实现收集意见和互动的知识型社区网站。 得否特色和普通的问答网站不同,投票在得否是一个高效提问工具,可以迅速直观收集意见。投票工具要求提问者对问题进行高度归集,提问者必须经过思考甚至收集资讯,才能发起更有价值的主题。所以,得否没有不劳而获的提问者,这种机制为垃圾提问的出现构造了天然屏障。得否也没有零星个体“答案”,只有群体建议“答案”,后者将更具参考价值。 和传统的投票机制不同,得否允许用户提出应答问题的建议选项,换言之,用户即使不了解“答案”(可回答问题的选项内容),仍可发起提问。其他用户可在发起者提供的可选项之外,提出建议新增选项,在得到足够多的支持后,这些建议选项将增加为新的可选项。在这种机制下,问题的“答案”(选项)将不断被“修正”,可最大限度地筛选出可以应答问题的“正确答案”。所以,这种机制除了可以回答提问,亦可产生知识。 和传统的投票网站不同,得否在主题的发起和参与过程中植入了社会化元素。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别人,来获取其动态和对问题的具体看法,特别是获取熟悉的朋友之间对问题的具体态度数据,将更具参考价值。用户亦可邀请朋友对问题进行表态和讨论,还可以通过标签设置,对感兴趣的信息和他人进行筛选匹配,由此实现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资讯,获取具有相同取向的用户进行互动。 得否的诞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合理”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发散思维,互相诘难,是追求答案的一个良好方法,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在众说纷纭的讨论中,参与者即便不是洋洋大观,也容易对问题各据一理,纠缠不已,在这种情形下,提问者对孰是孰非难以判断。这种讨论或许可以启发思考,却无法迅速直观地回答原本无需经过大量讨论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可能会从营养学等角度,对2岁的婴儿究竟是应该喝A奶粉还是B奶粉而争论不休,这种问题通常难有标准答案,但通过投票机制,可直接获取大部分使用者的选择建议,这将比长篇大论更为有效。另一个例子,我们可能会对选择价格同为2000元的A还是B手机而举棋不定,开放式讨论者可能会提供测评报告,得出结论往往是各有优劣,这同样无助于给提问者迅速提供决策参考。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投票工具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通常效用更高。 所以,得否诞生的初衷,是希望借助这个工具,通过群体参与互动,为提问者提供大多数人的“选择”建议,希望能帮助那些试图通过搜索引擎得到个体答案但仍无法彻底释疑的用户,获得群体支持。同时,得否允许用户建议新增选项的机制,允许参与者不断修正“答案”,也是一个可以产生知识的过程。所以,得否初步具备了互动性知识社区的特征。 得否团队得否的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电子商务、现代传媒、商业地产等领域的从业者。 得否理念投票是一个对问题进行归纳的应用,是对量化答案进行评论的起点。投票是归集的选项,是有选择的知识,是量化的答案。 信息趋向碎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使然,如微博,即典型的信息碎片;得否的投票应用亦是信息碎片应用,用户可利用零碎时间,得到或产出有价值的信息。 得否投票机制的参与社交化,与用户相关,对用户有用。同样的态度和评价,如果由朋友发出,用户将更感兴趣,更有价值;得否这个特点将更为直观明显。 投票过程,包括了用户的各种展现,从一个用户的投票/评论结果中,能表达出个人喜好、特长、性格、观点等,是很好的社交切入点;用户对什么类型问题感兴趣,表达了何种态度,可以很大程度看出该用户的价值观。所以,投票又是一个社交的起点、桥梁。有社交关系的知识和态度,将对用户更有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