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任剑涛 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16322出版时间:2003-07-01 版 次:1 页 数:374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哲学 > 伦理学 内容简介《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在对传统伦理学的道德理想主义和伦理中心主义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儒家伦理的结构分析、中西伦理反思的背景与方法、社会现代伦理嬗变、现代伦理的理论建构等方面内容予以论述与分析,对现代伦理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较为独到的见解。 目录前言 重申方法:传统伦理反思的方法意识与问题架构 第一章 儒家伦理的结构分析 一、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 (一)两种倾向 (二)双旋架构 (三)理想寄托 (四)重构规范 二、规范伦理还是管理伦理:儒家伦理理论的类型学分析 (一)问题缘起:从要素分析到类型分析 (二)理论状态:从规范体系到生成机制 (三)类型转换:从传统伦理到现代伦理 三、在伦理与政治之间:儒家忠诚伦理的分析 (一)从伦理到政治:忠诚内涵的转换 (二)政治功能的凸显:作为控制方式的忠诚 (三)对等性伦理的还原:忠诚伦理的现代疏解 四、良心的生成与功能 (一)投向传统伦理的目光 (二)良心型道德的结构 (三)良心型道德的现代改造 第二章 在比较伦理学的视野中 一、中庸:作为普世伦理的考量 (一)重提中庸:以普世伦理为坐标 (二)“中庸之为德” (三)两种走向 (四)作为可能的普世伦理的中庸 二、忏悔与追悔:两种伦理现象的比较 (一)两种行动类型 (二)两种观念背景 (三)两种文化暗码 (四)两种社会效应 三、伦理政治:一个比较文化视野的观察 (一)主题确立:伦理政治何发需要研究 (二)切入视角:伦理政治如何得以研究 (三)背景鸟瞰:伦理政治怎样能够生成 (四)分析架构:伦理政治特质的凸显 第三章 伦理反思的背景与方法 第四章 社会现代进程与伦理嬗变 第五章 现代伦理的理论建构 第六章 现代伦理的实践雏形 跋 资源意识与原创建构: 新世纪中国伦理学展望 后记 前言重申方法:传统伦理反思的方法意识与问题架构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命运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难题。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遭遇了整体性的文化困境:传统文化在自己的整合方式难以发挥社会功能的情况下,日益面临一个自我秩序崩解的危险,近代中国社会的人心秩序与社会秩序,已经无法在既定的传统文化范式内加以整合了。另一方面,自有源头、并且自有承传的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与制度安排、生活方式,展现着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而且挟其经济实力与政治强权,硬性楔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就带给中国社会以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模式。而且,从两种社会生活模式的类型来讲,它们具有内在的相斥性。这就注定了选择其中一种生活模式,就必须放弃另一种生活模式。于是,从近代中国以来,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就此形成一种僵化性的文化格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