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岭山华强学校
释义

校长致辞

走大众优质教育之路,为新莞人子女圆梦。因为优质教育本身就是对广大新莞人子女的最大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华强学校将一直沿着“教育优质”的轨道,踏踏实实抓质量,一心一意求发展。

学校简介

东莞市大岭山华强学校创办于2004年9月,是经东莞市教育局批准的大岭山镇第一所民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达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100%。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整个校园建设符合国家标准。

学校建有先进校园广播系统,学校行政室、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的电脑均接入因特网,每一个教学班均配备了电脑和大背投彩电的多媒体平台,各类教学仪器、设施设备齐全,场地完善。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理、化、生及科学实验室和探险究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历史室、地理园、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综合活动实践室和心理辅导室;还有理、化、生、科学仪器室、音乐器材室、美术器材室、电教器材室、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综合档案室、广播室、卫生室、少先队部室、展览室、生物园、小气象站等,所有功能室为33间,教室与教辅室比例为1:0.6。

学校有200米的环形塑胶运动场,以及3个篮球场、2个羽毛场球场、1个排球场、1个足球场、10张乒乓球台、一块单双杠场地、一个跳远、跳高场地,各种类体育场地及设施设备和体育器材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为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特长生培养发挥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完善的教学设施满足了现代教学的需要,优美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努力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各班教室内部布置的名人画像、格言、学生书画等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成立了《华强校报》编辑部,现已刊发9期,并设立了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各班也创造性开展了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优越的育人环境和先进齐全的设施设备为培养现代化优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3100人,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有36人,大专学历的62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有36人,大专学历的62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以培养年轻教师为抓手,营造教师培养和成长的良好氛围;以培养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人为突破口,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质量过硬、稳定进取的教师队伍;以教师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为主渠道,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以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和鼓励学历提升为辅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办学历程

2004年9月,我校在原大沙小学旧址进行全新的规划、扩建,创办大岭山镇第一所民办学校。

2005年,学校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小学建立合作,成立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基地

2005年下期,学校被评为“东莞市无毒学校”。

2006年11月,学校获评“全国语文教学示范学校”。

2007年,学校从硬软件加大投入,开始创建等级学校。

2008年上期,学校成功创建东莞市第一批“三星级民办学校”。

2008年9月,学校被评为大岭山镇先进学校。

2008年12,学校被评为东莞市“先进民办学校”。

办学宗旨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办学目标

办成大岭山镇乃至东莞市内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民办学校

办学特色

通过美术、书法的特色培养内容,浓厚学校文化氛围,把“创建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特色,以此辐射到教学和教研中去。

拓宽学科特色的范围,将信息技术、作文教学办成学校的另一特色,通过办好学校校报,提高全体师生的文化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校 训

文明守纪,勤奋进取。

招生情况

招生范围:大岭山镇新莞人子女(一至九年级适龄儿童、少年)

招生规模:全校生源保持在3000人左右

未来展望

教学质量力争达到市中上水平。

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支业务精、讲奉献、效率高的师资队伍。

2010年争创“市一级学校”、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