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丰2号
释义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大丰2号是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于1998年冬在海南育种基地以Q1261为母本,以自选系D1815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Q1261属通过合法途径引进的自交系,D1815以SH15×Suwan-1顶交种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属具有热带种质血缘的抗病、抗倒、抗旱、高配合力自交系。

该品种于1999年在公司试验田参加品比试验,产量表现突出。2000年参加山西省区试预备试验,产量名列第二。2001年参加国家区试预备试验,在黄淮海夏玉米组名列65个品种的第6位;在西北春玉米组名列67个品种的第2位。2001-2002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抗病抗虫特性鉴定;200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新品种田间考察鉴定。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旱,活杆成熟,适应范围广泛,是一个粮饲兼用型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于2003年3月17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大丰2号。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幼苗长势强壮,第一叶勺形,叶鞘紫色,叶色深绿,叶缘紫红色,叶背有紫晕。成株株高270.0cm,穗位高113.0cm,叶片数20-21片,穗位以上叶片较上冲,雄穗发达,雄花护颖基部有紫晕,花粉量大,雌雄协调,花丝红色。

2.2 生物学特性

果穗筒形,子粒金红色,硬粒型。穗长22.7cm,穗粗5.5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5.2粒,千粒重417.0克,出籽率84.6%,穗轴红色。

生育期(出苗—成熟)125天左右,与农大108同一熟期,属中晚熟品种。

2.3 抗病虫鉴定结果

综合2001年国家区域试验和2001-200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大丰2号高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中抗大斑病、粗缩病和青枯病;轻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抗玉米螟。

2.4 品质化验结果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大丰2号玉米子粒容重为764g/L,粗蛋白含量11.17%,粗脂肪含量3.79%,赖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72.00%。

按国家标准GB1353-1999《玉米》、GB/T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玉米》、GB/T17890-1999《饲料玉米》以及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玉米》等4个标准,大丰2号的各项品质指标大大超过普通玉米国标1级标准,大大超过饲料玉米国标1级标准,达到工业发酵玉米和食用玉米国家2级标准。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比较试验

1999年公司试验田品种比较试验亩产784.0kg,比对照种晋单36号增产7.68%,居第2位;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品比试验,亩产量分别为797.7kg、655.3kg和612.1kg,分别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5.54%、12.24%和25.2%,居第4、第2和第2位。

3.2 山西省区试预备试验

2000年山西省区试预备试验(中晚熟组),大丰2号平均亩产650.6 kg,比对照种晋单36号增产14.2%,居第2位。

3.3 国家区试预备试验

2001年参加国家区域预备试验,在西北春玉米组平均亩产881.4kg,比对照增产19.2%,居参试67个品种的第5位;在黄淮海夏玉米组平均亩产609.38kg,比对照种增产3.97%,居参试65个品种的第9位。

3.4 山西省区域试验

2001—2002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组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亩产713.8kg,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6.0%,居第4位。其中2001年平均亩产706.0kg,比对照种增产2.6%,居第4位;2002年平均亩产721.5kg,比对照种增产9.5%。

3.5山西省生产试验

2002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7.2kg,比对照种增产8.97%,居第3位。

3.6省内外多点试验

大丰2号从2000年开始在省内外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华北春播中晚熟区、西北春玉米区以及黄淮海夏播区,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一个适应范围广泛、高产稳产杂交种。该品种在适宜生态区种植表现较好,特别是在山西、内蒙、新疆、宁夏等半干旱地区种植,表现抗旱抗病、高产稳产。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与施肥

大丰2号属中晚熟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旱,对选地要求不很严格。但为夺取高产,应增施肥料,每亩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40kg硝酸磷肥作基肥,并在玉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10—15kg。

4.2 种植形式与密度

该组合属中杆大穗中晚熟型品种,适宜稀植,清种一般每亩保苗为3000—3300株为宜。

4.3 制种技术要点

(1)选择土质肥沃,隔离区条件较好地块。

(2)父母本行比以1:6为宜。

(3)父本盖地膜与母本露地同期播种。

(4)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前要严格去除杂株劣株,在收获后和脱粒前要严格选除杂穗和烂穗。

(5)母本在抽雄前要及时带1-2片叶摸苞去雄,父本散完粉后及时割除父本,确保制种质量。

(6)父母本每亩保苗4000—4500株。

5 适宜推广区域

本品种适应性广,适合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在其他种植农大108、农大3138和沈单10号的地区都可种植。

6 品种特点及推广意义

综合4年多点的产量试验以及抗病虫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认为:

(1)大丰2号突出的优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旱、适应范围广泛,特别是抗旱性和适应性优于现有的其他品种。推广该品种能够解决我省当前存在的旱地玉米缺乏主推品种的技术难题,对实现旱地玉米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2)大丰2号子粒产量高,茎叶持绿度好,子粒成熟后,亩产鲜秸秆2500—3000kg,属粮食、饲草兼用型品种。推广该品种,对实现农牧结合、提高玉米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大丰2号综合抗性好,利用自身的抗性可以低御山西玉米生产的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并且高抗玉米螟,推广该品种对实现玉米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4)大丰2号子粒的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属上乘,子粒容重可达764g/L,粗蛋白含量11.17%,主要质量指标超过普通玉米和饲料玉米国标1级,达到工业发酵玉米和食用玉米国标2级;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在目前普通玉米推广种中是较高的。推广该品种对拓展玉米的加工出路,实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9: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