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巨灾后看到公民社会发育逻辑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巨灾后看到公民社会发育逻辑 作 者:赵荣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6月1日 ISBN: 9787509722732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元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借助抗震救灾中的一系列社会事实来展现中国社会化公益发育的书。社会化公益发育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将在此得到展示,这可以看成是大量的社会事实精心凝练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由社会本身来做公益,将呈现出怎样的一番机制、怎样的一番公益效果,又与政府主导的公益有怎样的不同。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发现,展示出我们的社会是如何需要一种可称之为“社会毛细血管”的基层社会组织,正是它们支撑起了公民社会基础性的网络体。如果仅仅从服务效率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组织的发育,那将陷入误区。而至于另外一个视角下能看到什么,《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巨灾后看到的公民社会发育逻辑)》给出了具体答案。 图书目录引述 第一章 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深层的依据 一 “政府公益”与“社会化公益”之争 二 “政府公益”与“社会化公益”的操作性定义 三 社会化公益:导致社会选择机制的成活 四 社会化公益:掀开了“公益参与”潜力瓶的盖子 五 社会化公益:促使社会横向纽带的发育 六 社会化公益:社会可以表达自身的价值 七 社会化公益下,人们可以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一条新渠道 八 公益概念的理论界定与政府公益的实质分析 九 结论 第二章 社会化公益下的社会选择机制 一 社会选择机制的原理及其效果:甲→乙 二 社会选择机制下受资助NGO角色和地位的变化:乙→甲 三 社会选择机制下最终受益人需求的表达:服务提供的内容和方式 四 社会选择机制的效率性:与市场机制相比较 五 社会选择与政府购买 六 我国在社会化公益道路上的现状——社会选择机制的发育情况 七 社会化公益下的一些基本原则——用于拓宽视野与思路 八 不完善的社会选择机制下,该如何做? 第三章 社会化公益与公益参与 一 汶川地震后灾区两种典型的现象 二 社会公共空间与人们在其中的参与 三 公益参与 四 抗震救灾中公益参与的实际效果 五 进一步的思考:公益参与话题牵涉出的更多成分 第四章 社会化公益与社会横向纽带的发育 一 巨灾使得社会关系升温 二 对这些升温的重新解读 三 横向纽带及其发育规律 四 地震灾区的横向纽带发育 五 更多的反思:纵向纽带的情形又如何? 第五章 社会化公益下的第三极价值 一 个体价值的自由表达 二 社会的“第三极价值” 第六章 社会化公益:普通人的人生意义表达 一 人生意义的表达 二 “小人物”的人生意义表达:借助于社会化公益的途径进行 三 现代公民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人生价值渠道 四 抗震救灾中看到的:公益已经成为人们价值表达的重要途径 第七章 社会化公益与公民社会的发育 一 我们可以拼合出一个怎样的社会 二 从社会化公益到公民社会:其间的“逻辑漏洞”是什么 三 更深入地认识公民社会:与另外三条道路的对比中看到的 四 重新考虑政府公益:切记不要以损害社会化公益为前提 五 社会化公益在效率范围内的思考 第八章 玉树地震救灾分析(附录) 一 巨灾救助中公益组织该介入到什么程度 二 在玉树地震的救灾与重建开始之前,曾想告诉政府的 三 玉树地震救灾和重建中的政府与公益组织 四 结语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