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从上海发现历史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从上海发现历史 作 者:忻平著 出 版 社: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9-1-1 版 次:1 页 数:498 字 数:498000 印刷时间:2009-1-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811183269 包 装:平装 20466638 内容简介现代化概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急遽现代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在1927-1937年的上海表现得十分典型。现代化造就了上海城市与都市文明,也塑造了具有现代城市人格的一代上海人。这一切,构成一幅现代上海都市世俗生态画卷,也深刻地推动了上海历史的前进,奠定了上海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 本书试图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从上海寻找诠释“现代中国缩影”的一把锁钥。这不仅需要对人与生活有关的各层面、各领域的实证研究,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理论架构。过去的得失成败与经验教训,无疑会对今天具有借鉴参考的意义。 作者简介忻平,男,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科教党委宣传处处长兼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现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并任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协会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民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等。曾先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广岛大学和美国讲学和交流,对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研究有较多成果。出版学术专著3本、主编2本、译著1本,合作出版20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著述有《王韬评传》(1990年)、《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1996年)、《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1999年)、《民国社会大观》(1991年,第一主编)等。 目录序 前言 楔子 上海人的一日——1936.5.21 导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历史全息运动与社会历史的全息研究观 一 历史·社会史·全息社会生活史 二 城市化与现代化 三 20—30年代上海城市现代化模式与特征 第一章 人口:现代上海文明的载体与动力 第一节 移民:上海人的主体 第二节 人口的诸种构成与上海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 从职业构成看20-30年代上海人口的现代属性 第二章 一体化社会结构之透视 第一节 上海社会结构分层研究之一 第二节 上海社会结构分层研究之二 第三节 政治整合与社会整合:一体同构的社会中心体与社会成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