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装: 37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218071724, 9787218071725 条形码: 9787218071725 尺寸: 24.8 x 18.4 x 2.8 cm 重量: 699 g 内容简介《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是作者殷昭举积近20年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实践 之力,历时6载而成心血之作。《创新社会治理机制》集“理论研究、政策 探讨、实践探索”三位于一体。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梳理古今中外 社会治理理论源流;以科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探求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升级 策略;以广东省中山市为实践试点,探索社会治理科学化具体路径。由理 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对社会治理机制进行了 突破性创新。 目录上篇 理论探究篇 第一章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的概念界定 二、权利和权力 三、社会管理 四、社会自治 五、社会治理 第二章 社会治理的理论源流 第一节 “天道”理论:从杨子的“贵己” “重生”到老子的“小国寡民” 一、杨子的“贵己”、“轻物”、“重生”思想 二、《老子》的“小国寡民”、“极小政府”、“无政府”思想 第二节 “霸道”理论:韩非子的绝对君主集权思想 一、关于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的变化 二、关于社会矛盾的种种表现 三、社会情况发生变化,社会治理的方法也需要不断变化 第三节 从马基雅维利到黑格尔:绝对国家与孱弱社会的理论 一、马基雅维利的绝对国家理论 二、黑格尔的客观伦理理论 三、博丹、霍布斯和韦伯的理论 第四节 从洛克到托克维尔:最小限度的国家与放任的社会理论 一、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二、潘恩和杰斐逊的最小政府论 三、托克维尔的乡村自治论 第五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国家—社会的产生和融合理论 一、社会自治的合法性基础 二、社会自治的功能性定位 三、社会自治的终极性指向 第三章 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 中篇 政策探讨篇 第四章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第五章 创新社会自治机制 第六章 夯实社会基础工作 下篇 实践探索篇 第七章 创新社会和谐保健机制 第八章 创新农村社区自治机制 第九章 创新社会力量动员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